年輕人的第一杯茶(入門級別)

白露

字體:16+-

一甌新綠秋涼至

白露清風相思紅

素心熏染在姑蘇

·一甌新綠秋涼至

白露的前兩日,我南行回濟南。從南至北,秋色漸濃,落差梯次的朱葉黃華,美得讓人憂傷。

自古逢秋悲寂寥,人生,有秋的清涼況味。不苦就是甜,甜多了會泛酸,唯有苦過,回味出的才是甘。茶的迷人之處,在於啜苦咽甘,苦盡甘來,生津清涼。這種回味之美,使茶從藥之用、飲之功,升華為精神道德之需,濡染著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記載經史文字的每一頁泛黃的紙張,無不散發著茶的鬱鬱清香。

在越南邊境,我與老黃吃茶品香,當我執著於沉香的真假鑒別時,老黃告誡我,能學會辨清真香即可,何必糾纏於假香的辨別呢?是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當你弄明白這款假的,馬上又有一款假的更逼真地出現。喝茶也是如此,正本清源是一種智慧,分清茶的真假優劣即可,不必去深究假茶的工藝與出處。品過根紅苗正的標準茶樣,記住茶的香氣、口感、滋味、厚薄,氣韻,再遇到做舊的假茶,馬上心知肚明。好茶,自有山水生態造就的獨特環境味、山場香、清幽韻。

回程的路上,我去政和、福鼎走訪了幾家白茶企業,看到許多廠家在用白露以前的夏茶壓餅。看到我心存疑惑,有經驗的茶農告訴我,他們是不會選用好的春茶,直接去壓茶餅的。即使迎合市場,好的白茶壓餅,最少也要在陳化五年之後,否則,對茶的品質會有較大的影響。

白茶主產於福鼎、政和,其性寒涼,涼血透疹,功同犀角。白茶的清涼、降火消炎,源於製作工藝的簡單天然,不炒不撚,萎凋陰幹。明代田藝蘅《煮泉小品》中說:“茶者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近自然。”細究白茶的壓餅工藝,須經高溫蒸壓,又經烘培幹燥,多了煙火俗氣,少了妙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