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點茶道

茶之諸味得於內

字體:16+-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排在末位,這個排序反映了先人的生活智慧。與前麵幾位相比,茶不是生命延續的必需品,茶是在吃飽喝足,滿足了“活著”這個前提後才需要的。萬事都是有它的底層邏輯做支撐,茶也不例外。

茶,不神秘,很多時候是人把它神秘化了。“茶文化”是“琴棋書畫詩酒茶”中的茶,說的是以茶為載體,人類的傳統文化在其上的軌跡、匯集、傳承與發展。要知道,不是茶本身有文化,而是喝茶的人賦予了它文化內涵。那麽作為日常飲料的茶,它究竟是什麽樣的,它怎麽就會香甜適口、消食解膩、讓人愉悅呢?鹽是打哪兒鹹的,醋是打哪兒酸的,我們溯本逐源地聊一聊,聊完,朋友們就能明白個大概了。

天天喝茶,茶是什麽?看看自然科學對它的定義:茶是植物界種子植物門,被子植物亞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山茶目,山茶科,山茶亞科,山茶族,山茶屬,茶種。再來看看喝茶人給茶下的定義,在唐代,茶聖陸羽說“啜苦咽甘,茶也”。茶一入口有苦味兒,咽下去會回甘,這就是茶。陸羽很有見地,這句話不僅在物質層麵對茶做了定義,也賦予了茶哲學層麵上的含義。

茶湯裏的什麽物質會讓人喝到嘴裏覺得苦呢?口感發苦就是茶葉裏麵最獨特的物質——咖啡堿造成的。我們對茶的認知一定要圍繞咖啡堿來進行。因為咖啡堿為茶樹葉片所獨有,是茶樹葉片跟其他植物葉片迥然不同的地方,自然界裏植物葉片幹物質中生物堿(主要成分為咖啡堿)含量能夠達到2%~5%的一定是茶樹。有些植物的葉片也含有微量的咖啡堿,比方說冬青科的苦丁茶,但它可不是茶,它的葉片內咖啡堿含量是0.02%~0.04%,跟茶樹葉片內的咖啡堿含量相比,太低了,可以忽略不計。茶樹葉片中的咖啡堿是從哪兒來的呢?是自我保護機製促使的植物自身進化而來。咖啡堿具有興奮動物神經的作用。設想一下,樹林裏的一隻小蟲子餓了三天,一扭頭,看見一片茶樹的鮮葉,太好了,我得好好吃它一頓。茶樹怎麽辦,坐以待斃,甘心讓蟲子吃掉自己身上的葉子嗎?當然不。於是茶樹就在葉片裏分泌出咖啡堿來保護自己。但蟲子不知道,上去就是幾口,當時就蒙了,吃的量大了直接死掉。這就是生產中人們把咖啡堿作為植物殺蟲劑來使用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