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路無盡(修訂版)

武夷岩茶別有韻

字體:16+-

閩北的武夷山,奇秀甲於東南。在“曲曲山回轉,峰峰水抱流”的溝壑溪折處,爛石礫壤上,生長著岩骨花香的武夷岩茶,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說。

丹山碧水,九曲縈回,好茶盡在“三坑兩澗”。三坑,分別為牛欄坑、慧苑坑、倒水坑;兩澗,則是指流香澗、悟源澗。民間常把“三坑兩澗”,視為正岩茶區的代表。其實,真正的“三坑兩澗”,是一個大的地理概念,也是正岩茶的一個中心區域。它既是特指,又是泛指品質優異的正岩茶區。所謂的正岩茶區,即是利於茶樹生長和發育的最好的山場區域,這個特殊的區域,基本位於武夷山風景名勝區70平方公裏的區域範圍內。例如:海拔較高的三仰峰,溪水匯流,經悟源澗,流經勾連著的馬頭岩茶區。其他如竹窠、水簾洞、九龍窠、天心岩、大坑口、鬼洞、狀元嶺等,就山場條件和岩茶的品質而言,甚至好過特指的“三坑兩澗”茶區。

武夷山的牛欄坑

武夷岩茶生長地域的劃分,始於清代。最早的文獻出現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藍陳略在《武夷紀要》提到:“茶,諸山皆有,溪北為上,溪南次之。園洲為下。而溪北唯接筍峰、鼓子岩、金井坑者尤佳,以清明時初萌細芽為最。”溪北,是指九曲溪到天心寺的北向。從文中所采的茶,還是以“初萌細芽為最”,基本可以認定,此時製作的茶,還是屬於綠茶類。

到了雍正年間,崇安縣令陸廷燦在《續茶經》引用《隨見錄》記載:“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岩茶,水邊者為洲茶。岩茶為上,洲茶次之。岩茶,北山者為上,南山者次之。南北兩山,又以所產之岩名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種,則以樹名為名,每株不過數兩,不可多得。”至此,已經窺得岩茶的模樣。山場與岩茶品質的關聯度,逐漸密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