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路無盡(修訂版)

黑茶篇

字體:16+-

黑茶邊銷後發酵

黑茶,又叫番茶,是內地茶區和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在茶馬交易的過程中,演化發展起來的茶類。古時候,蒸青團茶運輸到邊塞地區,需要肩扛馬馱,長途跋涉,期間由於濕熱作用,使茶葉發生了多酚類物質的氧化聚合,碧綠的蒸青綠茶,運到了遙遠的目的地,因綠茶的葉綠色脫鎂反應,其外觀自然氧化變成了黑褐色或烏黑色,習慣上,人們稱之為“黑茶”。

關於黑茶的記載,最早見於明嘉靖三年(1524)的禦史陳講奏疏:“以商茶低偽,征悉黑茶。地產有限,仍第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書商名而考之。”此處的“黑茶”,指的還是四川的“烏茶”,與《明史·食貨誌》記載的明代洪武初年“又詔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專令蒸烏茶易馬”的“烏茶”,是同一種茶類的兩種稱謂。此時,陳講為什麽要強調征收的黑茶要“印烙篾上,書商名而考之”?據《明史·食貨誌》記載:這是因為番人不熟悉漢地的權衡稱重,隻能按照茶包的篦數來換馬。到了正德十年,巡察禦史王汝舟規定:“酌為中製,每千斤為三百三十三篦”,這樣就徹底解決了過去以茶易馬的“篦大,則官虧其直,小,則商病其繁”的交易難題。

江南德和老號的千兩茶

黑茶中的“金花”分布

從上述記載可以看出,最早的四川烏茶,乃至嘉靖年間的“黑茶”稱謂,都是指的邊銷茶的外觀色澤。當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們,感覺經過沿途運輸、自然濕熱發酵的“烏茶”好喝順口的時候,自然就會對烏茶形成需求。所謂市場,其本質就是刺激欲望,滿足需求。因此,到了明代洪武二十一年(1388),便“專令蒸造烏茶”,這個詔令傳遞出來的信息非常重要,這充分說明了,在1388年,四川天全已經開始專門加工四川烏茶了,是否已經有意識地對茶青去主動漚堆、著色?是否已經掌握了黑茶的初步製作工藝?還不好定論。據明代萬曆年間王圻的《續文獻通考》記載:是年正月,禮部主事高惟寧上書,提出“土瘠人繁,每販碉門烏茶等博易,羌貨以贍其生,乞許天全六番招討司八鄉之民,悉免徭役,專蒸烏茶運至岩洲,置貯倉收貯,以易番馬,比之雅洲易馬,其利倍之”。這段文字,其實是對嘉靖年間楊時喬《皇朝馬政紀》記載的轉述。此時的“碉門烏茶“,因為增加了倉貯、陳化這一關鍵的加工環節,已明顯不同於之前的蒸青烏茶。這說明,經過人為的倉儲陳化,茶的青氣和苦澀味,已經明顯減輕;湯色氧化得紅黃明亮;滋味變得更加甘甜醇和,其價值較原來的粗老綠茶,當然會“其利倍”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