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研究十八篇

印度佛教概觀

字體:16+-

印度史跡與佛教之關係

無論若何高邃之宗教,要之皆人類社會之產物也。既為社會產物,故一方麵能影響社會,一方麵又恒受社會之影響,此事理之無可逃避者。佛教有二千餘年之曆史,有東西數十國之地盤。其播殖於五印以外者,順應各時代、各地方之社會情狀,為種種醇化蛻遷,固無待言。即以印度本境論,幅員既如彼其遼廣,種族既如彼其複雜,文化既如彼其繁榮,則佛教在彼土千餘年間之分合盛衰,必與其政治上、學藝上有相應相倚之關係明矣。徒以印人曆史觀念缺乏,至今竟無一完備之信史足為依據,而佛教徒亦向不以此為意,故無得而征焉。然而佛教自佛滅度後,循機體發育之公例,為不斷的進化蛻分,其間或榮或悴,經無數波折,卒乃滅絕而遷化於他方。此既章章不可掩之事實,苟非略察其社會變遷之跡,則此種現象殆無由說明;而其所輸入中國之教理,何故有種種異相,亦無由知其淵源所自。吾故先為此章,刺取印度政治上大事與佛教有密切關係者,論其概要,俾學者得一簡明概念,為研究佛教宗派史之預備焉。

佛陀在世布教之跡,略同孔子。孔子轍環所及,在黃河下遊齊、魯、宋、衛約千裏間,南極蔡、楚而止。佛陀亦然。其足跡所及,在恒河下遊摩竭陀、薩羅、迦屍、賞彌數國,約千裏間,南極膽波而止(約當今之孟加拉省),而因緣最深者,則摩竭陀之王合城(竹林精舍所在)、薩羅之合衛城(給孤獨園所在)、迦屍之婆羅奈城(鹿苑所在),此諸地方,實當時印度人口最密之處,而文化之中心也(至今猶然)。就中王舍城最為主要,舍衛次之,而此二地則外道之窟穴也[1].佛教首立根據於此,可謂力為其難,而後此佛教與外道軋轢不絕,且彼此思想常迭相為影響,則亦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