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學院劉天華
一、備課思考
(一)“美麗的形象”僅僅是個點綴嗎
《跨越百年的美麗》一課(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標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節選自著名作家梁衡的同名散文。文章從居裏夫人在法國科學院宣布鐳的發現引入,主要通過居裏夫人發現鐳、提煉鐳的艱苦研究過程,以及成名後她繼續埋頭工作、視名利如糞土的具體事例,塑造了居裏夫人內外皆美的感人形象,讚頌了她高尚的精神品格和為人類做出的偉大貢獻。
我曾聽過多位老師講授這篇課文,雖然具體環節各自不同,但在教學處理上非常類似:把教學重點放在文章三、四、五段突出居裏夫人高尚精神品格的事例上,反複誦讀,品語言、談感受,最後總結“跨越百年的美麗”指的是居裏夫人所體現的科學精神。而對於文章第二自然段反複提到的居裏夫人的形象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神情的美麗、莊重的形象則一帶而過。當問及這樣設計的理由時,老師們認為“美麗的形象”不過是個引子,並不是文章的重點,沒有必要下太大工夫。
事實確實如此嗎?作者對居裏夫人“美麗的形象”的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僅止於此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二)“美麗的形象”有何深刻含義
帶著內心的疑惑,我又反複研讀教材,還閱讀了原文、作者創作這篇文章的背景材料,乃至作者的文藝理論創作書籍,對問題的認識漸漸清晰了。
所謂“作者思有路,遵路識其真”,我們先從課文的結構看。第二自然段是文章的倒敘部分,展現了居裏夫人和她的丈夫向世人宣布他們偉大、驚人發現的場景。在這個段落中,表現人物形象的語言幾次出現,在全文中是最集中的一處。如,“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國科學院人聲鼎沸,一位年輕漂亮、神色莊重而又略顯疲倦的婦人走上講台,全場立即肅然無聲……瑪麗·居裏穿著一襲黑色長裙,白淨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那雙微微內陷的大眼睛,讓你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曆史上,定格在每個人心中。”居裏夫人的形象不是嫵媚迷人,而是美麗端莊,乍一看並不奪人眼目,但其高貴淡定的科學家氣質卻又在瞬間折服人心。她的出現非同凡響,帶著獨特的魅力征服了當時在場的每個人,也永久地征服了世人。我以為作者別出心裁地采用這樣的構文方式,用意正在於把最激動人心的場景,人物最經典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讀者的腦海中。由此看,這個段落絕非可有可無,而是飽含深意、展現文章藝術魅力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