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別人真的是好事嗎

看清幕後的本質,應對更加機智!

字體:16+-

億萬富翁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曾說過這麽一句話:普天之下,沒有任何一種能力比善待他人這種能力更為重要了。我認為他是對的:成功的學徒工、領導或者還有銷售等更多是通過知人善任與同理心來展現自己,而不是通過自己專業領域的輝煌成果。那我們如何來“善”待他人呢?人性很複雜,正如我們在第二章中涉及“性格”這個關鍵詞的部分所見到的那樣。因此在生活中總攬全局,還與各種不同性格的人相處真的挺不容易的。為此,我想提出一個模型,它將進一步銳化我們對人際交往“機理”的見解。這個模型不是新提出的,它源自交流分析,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由美國的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與托馬斯·哈裏斯(Thomas Harris)提出。這一模型的來龍去脈很值得去了解,因為時至今日,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仍具有實際意義。

伯恩與哈裏斯將“交流”理解為一個人的某個行為(“刺激”)以及另外一個人應對這個刺激所做出的反應。讓我們來看看下麵的這段對話:

甲:“你總是遲到,這都已經過一刻鍾了。我們約好了是七點鍾呀,你也太不會安排了吧!”

乙:“那我們今天就算了吧!反正我現在也沒興趣去看電影了!”

看了乙的回答您也許會覺得:我的天哪,太幼稚了!其實,這種反應似乎是一種孩子般的反抗反應。甲說的話更讓人覺得像是嚴厲的教導主任或者是嘮叨的父母。不少人會覺得這種語氣十分傲慢,並且對這樣的語氣非常敏感。交流分析的代表可能會說:甲以“父母-自我”在說話,而乙以她的“孩童-自我”在回答。那麽乙還能有什麽不一樣的反應呢?比如可以這樣:

乙:“真是對不起,我讓你久等了。我剛剛在辦公室待著,然後忘了及時看鍾。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