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文集(全十二冊)

(在巴黎城的盾形徽章上[190])

字體:16+-

1914

楊韶剛 譯

高申春 校

楊韶剛 修訂

按語

本文是對精神分析產生、發展和分裂過程的曆史總結。主要包括三部分:(1)闡述了大約1902年前精神分析發展史。包括同布洛伊爾的合作與分離,獨自提出遷移宣泄法,形成壓抑和抵抗理論、幼兒性欲假說,以及作為潛意識來源的夢的解釋和開拓。(2)闡述了大約1910年前精神分析的觀點第一次開始擴展到更廣泛的範圍,包括以維也納與蘇黎世學派聯盟為核心的精神分析學派的形成、主要貢獻,以及精神分析運動在歐洲和美國的興起。(3)闡述了精神分析學派的組織建設、學術活動和分裂,包括地方組織的建立、前四屆國際精神分析協會代表大會的活動、同阿德勒和榮格的根本分歧以及弗洛伊德對他們的嚴厲批評。

英文版編者導言

本譯文是1924年版本的一個修改版。

在1924年之前的德文版本中,本書的末尾出現了“1924年2月”這一日期。事實上這本書似乎是在那一年的1月和2月寫成的。在1924年的版本中做了少量字詞修改,並且在第33~34頁上增加了一個很長的腳注。到目前為止,這還沒有在英文版中出現過。

在厄內斯特·瓊斯編撰的《弗洛伊德傳記》(1955,第142頁以下)第2卷的第五章中,對導致撰寫本著作的情況做了全麵的說明。在這裏我們完全可以非常簡短地總結一下這種情況。阿德勒對弗洛伊德觀點的不讚同在1910年達到了頂峰,而榮格的反對意見則是在大約三年以後。盡管存在著把他們和弗洛伊德分開的一些歧異,但是,他們都堅持把他們的理論描述為“精神分析”。

本書的目的是想清楚地說明精神分析的基本假定和設想,指出阿德勒與榮格的理論和它們是完全不相容的,並且想做出推論,如果這些相矛盾的觀點都被賦予同樣的名稱,那麽,這樣做除了造成普遍的混亂之外,將一無所獲。而且,盡管多年來輿論繼續堅持認為有“三個精神分析學派”,但弗洛伊德的論點最終取得了勝利。阿德勒已經為他的理論選擇了“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Psychology)這個名稱,而此後不久,榮格也為他的理論取名為“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