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風采 大家文章係列(全2冊)

三、隱忍克己,為國為民

字體:16+-

有話不能說,或說出來無人聽,隻能忍,忍在肚子裏。這在普通人已是一種煎熬,而一國總理,大任在肩,大責在心,忍則犧牲民利,眼看國事受損;爭則得罪領袖,造成黨的分裂。這種煎熬就比下油鍋還難了。於是隻有爭中有忍、忍中有爭;言語謙恭,行事務實。我們這一代人還清楚地記得“文革”中周的形象,一身藏青色樸素莊重的中山服,胸前總是別著一枚毛澤東手跡“為人民服務”紀念章。他四處滅火,大講要聽毛主席的話,抓革命,促生產。這種複雜兩難的心理可想而知。他隻掌握一個原則:犧牲自己,保全國家。在“文革”中周恩來有一句發自肺腑的名言最能體現他當時的心態: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於是我們看到兩種情景。

一方麵,周在毛的權威麵前,俯首帖耳,不置一詞,為毛留足麵子;一方麵,又留得青山在,好為國為民多燃點光和熱。在處理經濟問題時,周利用總理身份盡量求實。連毛在1960年也不得不承認:"1956年周恩來同誌主持製定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大部分指標,如鋼等,替我們留了三年餘地,多麽好啊!”

“文革”深入,毛要打倒劉少奇和一批老幹部的想法已很明顯。“四人幫”就又拿出當年劉少奇為保護黨的高級幹部,批準薄一波等六十一人公開登報後出獄一事來大做文章。周立即給毛寫信說,表示反對,說這在當時是黨的高層通過的。毛不理,並隨之將劉也打成叛徒。後來又重翻“伍豪”舊案,借國民黨報紙的謠言影射周當年在白區也曾自首。這兩件事都是曆史上早已搞清、定案的事。周極憤怒,但他還是忍了。

林彪的資曆遠在周之下,周深知他在曆史上的表現並不堪任黨的第一領袖,但毛把他選為接班人,把周排在林後,為林服務,這個周也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