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问渠经典教育文学系列(全二册)

C

字体:16+-

猜想 估计 推测

辨析:

“猜想”“估计”“推测”,都是动词,都指对未知事物的想象。

相对而言,“推测”“估计”多有已知事情作依据;而“猜想”只是凭经验等作主观想象,不一定有依据。“估计”的对象一般是情况、变化、数量等;而“推测”“猜想”的对象一般是情况、变化等。另外,“推测”“猜想”多用于事前;而“估计”既可在事前,也可以在事后。

才干 才能 才智 才华

辨析:

“才干”“才能”“才智”“才华”,都是名词。

“才干”,侧重指人的办事和实践活动的能力,常用于较重要的实践活动方面。

“才能”,指知识和能力,侧重指人对知识、能力、技巧、技能的掌握情况。表现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两方面。

“才智”,指才能和智慧,多指创造、发明、判断等的才能,多用于思维活动方面。

“才华”,指人表现于外的能力,多用于文学、艺术、科学、文化等方面。

采用 采取 采纳

辨析:

“采用”“采取”“采纳”,都是动词,都有选用的意思。

相对而言,“采用”的对象多是具体的,如某项技术、某种教材、某篇稿件等;“采取”和“采纳”的对象大多是比较抽象的事物。“采用”常同技术、方案、品种、稿件、工具等词搭配;“采取”常同方针、政策、态度、步骤、办法等词搭配;“采纳”常同意见、建议、主张等词搭配。“采取”的使用范围较宽,常可以替换“采用”“采纳”。

风餐宿露 栉风沐雨 披星戴月

辨析:

“餐风宿露”,在风中用餐,在野外过夜,用来形容长途跋涉或野外生活、工作的辛劳。这个词和“栉风沐雨”都可形容野外生活或工作的艰辛。

“栉风沐雨”,用山风梳头,用雨水洗澡。形容辛劳奔波,不避风雨。“栉风沐雨”和“披星戴月”都有辛劳的含义。

“披星戴月”,身披星光,头顶月亮。这个词既用来形容夜间赶路,劳苦奔波,也可比喻早出晚归,工作辛劳。又作“戴月披星”。

相对而言,“餐风宿露”强调生活的艰难;“栉风沐雨”强调在外奔波、风吹雨打的劳苦;“披星戴月”则强调早出晚归的辛劳。

需要注意的是:“餐风宿露”又作“风餐露宿”,不作“餐风露宿”或“风餐宿露”;“栉风沐雨”又作“沐雨栉风”,不作“沐风栉雨”。

残暴 残酷 残忍

辨析:

“残暴”“残酷”“残忍”,都是形容词。

“残暴”,有蛮横、凶暴的意思,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情、手段及屠杀、掠夺等行为。

“残酷”,有凶狠、冷酷的意思,常用来指行为,也可用来形容环境恶劣、斗争尖锐、情况严重等。

“残忍”,有狠心、狠毒的意思,常用来形容本性。

仓促 仓猝

辨析:

“促”,指时间短、急迫,引申指催促、推动;“猝”,忽然的意思。

由于“促”“猝”都有匆促、短促的意思,故“仓促”也作“仓猝”,其中,“仓猝”多用于书面语。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杯弓蛇影

辨析:

“草木皆兵”形容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含义和风声鹤唳相近。其强调的是由视觉引起的惊恐。

“风声鹤唳”形容疑惧惊扰的样子,强调的是由听觉引起的惊恐。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有时和草木皆兵(或风声鹤唳)通用。其强调的是不必要的疑虑。

草率 轻率

辨析:

“草率”“轻率”,都是形容词。

“草率”,指做事草草了事,不细致,粗枝大叶。强调做事的态度。

“轻率”,指不慎重,随随便便。强调说话、行动、处理事情和对人的态度。

厕身 侧身

辨析:

“厕身”和“侧身”都是动词,都有参与(某事)、置身的意思,多作谦词。区别是:“侧身”还有歪着身子的意思,“厕身”则没有。

查看 察看

辨析:

“查看”和“察看”,都是动词。二者一般不通用。

“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实际情况,侧重于对具体事物(物品、账目等)的检查,看其是否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一般对人或事皆可用。“察看”的意思是为了了解情况而仔细看,侧重于亲临现场对实地情况的考察,运用规模、范围较大。

刹那 霎时

辨析:

“刹那”指瞬间或极短的时间。它除独立成词之外,还常与“一”或“间”搭配,即“一刹那”或“刹那间”。

“霎”也指短时间,如“霎时”就表示忽然间或极短的时间。“霎时”和“刹那”词义相近,然而来源、构词方法却不同。

“霎时”是汉语固有词,属合成词;“刹那”是外来词,属单纯词。因此“刹”和“霎”不能混用,也不能把“霎时间”和“刹那间”拆开重组,写成“霎那(间)”“刹时(间)”等。

猖狂 猖獗 疯狂

辨析:

“猖狂”“猖獗”“疯狂”,都是形容词,都指穷凶极恶的状态。

“猖狂”着重指行动任意妄为、横行无忌,一般用来形容敌人的进攻、反扑、破坏行为。“猖獗”着重指横行霸道、凶猛、放肆,其程度比“猖狂”更重,可以形容活动、势力等,还可形容病害、谣言、错误的思想等,有泛滥、蔓延到可怕程度的意味。“疯狂”偏重于精神状态,本指神经错乱、精神失常,可形容行动、报复、咒骂、叫嚣等。

常常 经常 时常

辨析:

“常常”“经常”“时常”,都可作副词,表示事情不断发生、反复发生。在这个意义上,二者一般可以通用。

相对而言,“经常”“常常”强调屡次发生,有一贯性;“时常”表示时有发生,不强调一贯性。另外,“经常”还有形容词用法,指日常的、平常的;“时常”和“常常”则没有这种用法。

常年 长年

辨析:

“常年”和“长年”,都可作副词。

“常年”,指长期、终年;“长年”,指一年到头、整年。

场面 局面

辨析:

“场面”,泛指一定场合下的情景。

“局面”,指一个时期内重要事情的状态。

嘲笑 讥笑 讥讽

辨析:

“嘲笑”“讥笑”“讥讽”,都是动词,意义相近。

“嘲笑”是一般的取笑,可用于对方,也可用于自己;“讥笑”是讽刺、挖苦,比“嘲笑”尖刻;“讥讽”是用尖刻的话嘲笑、指责对方的表现或不足,言语含蓄不露。

陈腐 陈旧 迂腐

辨析:

“陈腐”原指因时间久而腐败、腐朽,引申指落后,语义比“陈旧”要重,一般用于抽象事物,如观念、学说、理论、思想等。“陈旧”着重指事物时间久、很旧、过时,既可以形容具体的事物,也可以形容抽象的事物。“迂腐”着重指人的思想、观念、言谈、行事等拘泥于过时的准则,死板而脱离现实。

沉静 柔静 冷静

辨析:

“沉静”“柔静”“冷静”,意义相近,都可以用来形容环境和人的性格等。

“沉静”,重点在“沉”,是沉寂平静的意思。

“柔静”,重点在“柔”,是柔和安静的意思。

“冷静”,重点在“冷”,指冷落寂静,不热闹,引申为沉着而不感情用事。

沉醉 沉湎

辨析:

“沉醉”和“沉湎”的意思有相近之处。“沉醉”指人大醉,以比喻义居多。“沉湎”和“沉溺”义同,多指陷入不好的境地,含贬义。

尘世 尘事

辨析:

“尘世”和“尘事”,均为名词。

“尘世”指佛教徒或道教徒认为的现实的凡俗世界,与其教义中的理想世界相对。“尘事”指人间世俗的事情。

忱挚 诚挚

辨析:

“忱挚”和“诚挚”,都是形容词。前者强调的是真诚而恳切,后者强调的是诚恳而真挚。二者侧重虽有不同,但都可指人的真诚、诚恳。一般情况下可通用。

成心 诚心

辨析:

“成心”是副词,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成心”过去有偏见、成见之意,现在侧重的是故意或有意,一般多指人。“诚心”是名词兼形容词,强调的是诚恳的心意或诚恳,一般多用于人。

承诺 允诺

辨析:

“承诺”指对某项事物答应照办。“允诺”是应许的意思。二者都可作动词,都有答应的意思,但各自的侧重点和使用范围有所不同。

“承诺”侧重于先接受某事而后照办,一般是在他人提出需求的情况下做出答应。“允诺”侧重于“允”,即允许、许可、应许的意思,也是答应对方的要求,但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权力机关对下属部门。

此外,“承诺”还可作名词,用于表示已经答应要做的事;“允诺”则无此用法。

呈现 浮现 涌现

辨析:

“呈现”“浮现”“涌现”,都是动词,都有显现、出现的意思。

“呈现”,侧重指原来没有的东西,现在出现了。使用范围较宽,对象可以是景象、情况,也可以是人的神情、态度等。

“浮现”,侧重指过去曾经出现过的人或事物再次在脑海里显现。使用范围较窄。

“涌现”,指人或事物大量出现,多含褒义。

迟缓 弛缓

辨析:

“迟缓”和“弛缓”都是形容词,读音虽相同,含义、用法却有区别。

“迟缓”侧重于“迟”,有慢、缓或迟延之意,强调缓慢、不迅速、不抓紧。既可用来指人,也可用于指具体事物。“弛缓”侧重于“弛”,“弛”本指放松弓弦,强调的是缓和放松而不紧张。一般多用于情绪、气氛或事态局势等,既指人,也可指事。

迟疑 踌躇 犹豫

辨析:

“迟疑”“踌躇”“犹豫”,都是动词,都有拿不定主意的意思。常常通用。

“迟疑”,侧重从时间角度说,在应该拿主意的时候举棋不定。多用于口语。

“踌躇”,着重指行动,是在具体行动上拿不定主意。多为书面用语。“踌躇”还可作形容词,指得意的样子,如踌躇满志。

“犹豫”,多指内心活动,也指行动。书面和口头都常用。

赤忱 赤诚

辨析:

“赤忱”和“赤诚”,读音相近,含义、用法略有区别。

“赤忱”是形容词兼名词,而“赤诚”是形容词。在用做形容词时,都指极其真诚的意思,此时,二者可以通用。“赤忱”用做名词时,强调真实的心意或情意;“赤诚”无此用法。

叱责 斥责

辨析:

“叱责”和“斥责”,读音相同,都是动词。

“叱责”侧重于“叱”,强调的是大声呵斥或责骂。“斥责”侧重于“斥”,强调的是对错误或罪行给予严厉的责备。二者虽然都含有责备、指责之意,但“叱责”一般多用于人,用来表示人的气怒之情,而“斥责”既指人,也指事,多用来表现人的严正立场和正义感,运用的范围、程度比“叱责”更广、更深。

充斥 充满

辨析:

“充斥”指充满或塞满,含贬义。

“充满”指处处都有,也指充分具有,是中性词。

憧憬 向往

辨析:

“憧憬”和“向往”,都是动词。

“憧憬”是为理想的事物或境界所吸引而充满着美好的想象,对象多是美好的尚未实现的事物或境界,是书面用语。“向往”是一般用语,对象可以是现实中已有的美好事物或境界,也可以是将来才可能有的。

重新 从新 从头

辨析:

“重新”表示行为、动作的第二次发生,指人也指事。

“从新”也有重新的意思,但是用后者时,行为、对象必须跟第一次一样,而“从新”则强调改变原来的方式及内容。

“从头”指自起初开始,一般用在追溯或重复一遍的时候。“从头”不作“重头”。

崇高 高尚

辨析:

“崇高”和“高尚”,都是形容词,都指道德品质很好。

“崇高”指高大、不平凡,多修饰精神、感情、理想、威望、形象、职业、事业等,不直接形容人。“高尚”指道德水平高,不庸俗,多用来形容品质、情操、行为、风气、娱乐等,还可以直接形容人。

宠爱 溺爱 钟爱

辨析:

“宠爱”“溺爱”“钟爱”,都是动词,都指非常喜爱。

“宠爱”是偏爱、厚待、倍加关照,多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也可用于对特别喜爱的人、动物或某些事物;“溺爱”多指长辈对幼辈过分、无原则地喜爱,有姑息、纵容的意味;“钟爱”是特别喜爱,或指感情集中专注,是中性词,多用于对子女或晚辈,还用于物。

出色 杰出 卓越

辨析:

“出色”“杰出”“卓越”,都是形容词,意思相近。

“出色”指超过一般、比较突出,可形容人和人的行为、工作、成绩、手艺、文章、技术、表现、表演等,多用于口语,是褒义词;“杰出”指出类拔萃、非常出众,多形容人或人的才智、能力、贡献、成就等,多用于书面语,比“出色”语意更重,带有庄重色彩;“卓越”指特别优越,特别突出,多用于形容才能、成绩、成就、见解等,多用于书面语。

出身 出生

辨析:

“出身”,动词兼名词。用做动词时,一般多指一个人的早期社会经历,强调从属于某一社会阶层。用做名词时,一般指由其家庭经济或社会地位所给予的身份(个人无法选择)。

“出生”,动词,指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

出台 面世 出笼

辨析:

“出台”有三个义项:一是指演员上场;二是比喻公开出面活动;三是指政策、措施等公布或予以实施。

“面世”指作品、产品等呈现在世人面前,多用于积极方面。

“出笼”本指馒头等蒸制食品蒸熟后从笼屉中取出,也可比喻囤积居奇的货物大量出售及通货膨胀时钞票的大量发行;还可指坏的作品发表或伪劣产品上市等。一般情况下,“出笼”用于比喻时多含贬义。

出现 展现

辨析:

“出现”指显露出来或产生出来,使用范围较广。

“展现”是指事物或景象的全貌逐渐展开显露出来,多用于书面语,一般只用于物。

处世 处事

辨析:

“处世”和“处事”,都是动词。差别是所涉及的对象不同,即在“世”和“事”的区别上。

“处世”指一个人对社会生活及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反映。

“处事”指对具体事务的处理。

处治 处置

辨析:

“处治”指处分、惩治。“处置”指处理、安排,适用于人或事物,但是具体范围比较大;也指惩治、发落,这时语气比较重。

“处治”一般多指惩治违法犯罪者;而“处置”除了具备上述意义外,还可指办理日常事务。因此,用“处治”的地方可换成“处置”,而用“处置”的地方不一定能换成“处治”。

传诵 传颂

辨析:

“传诵”和“传颂”都有辗转传布的意思,但“传诵”偏重于诵读和称道,“传颂”则偏重于称颂和颂扬。

创造 发明

辨析:

“创造”和“发明”,都可作动词,指新造出前所未有的事物或想出新方法。有时可以互换使用。

“发明”指经研制获得原来没有的东西或想出新方法,对象多是具体的。还可作名词。“创造”指第一次做出来或想出来,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工业品、文字、艺术作品、人物形象、历史、生活、世界、理论、成绩、记录、风格等,使用范围广。

蠢蠢欲动 跃跃欲试

辨析:

“蠢蠢欲动”和“跃跃欲试”,都有准备行动的意思。

“蠢蠢欲动”,指策划破坏活动或准备进行攻击。含贬义。“蠢蠢”,为爬虫蠕动的样子。

“跃跃欲试”,指迫切地想试一试。“跃跃”,形容不能自制的急切心情。中性词。

从来 历来 素来 向来

辨析:

“从来”“历来”“素来”“向来”,都是副词。

“历来”着重于有史以来,通常用在肯定句式中;“从来”侧重指从始至今就是如此,后面多跟否定形式;“素来”着重指平常一直如此,多用来修饰有关人的行为、情状,可跟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向来”着重指一向如此,可跟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

窜改 篡改

辨析:

“窜改”和“篡改”,都是动词,都有改变、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目的和手段不同,涉及的对象也不同。

“窜改”,指改动文件、成语、书籍等中间不应该改动的部分。其改动对象为文字,改动的动机未必不好。

“篡改”,指用做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其涉及的对象一般是观点、理论、政策等,动机往往是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淳厚 醇厚

辨析:

“淳厚”和“醇厚”,都是形容词,意思相近,有时可通用。

但是,“醇厚”还有指气味、滋味等的纯正浓厚,而“淳厚”无此义。

错误 过失 毛病 缺点

辨析:

“错误”“过失”“毛病”“缺点”,都指不正确的事物或行为。

“错误”可作名词和形容词,作名词时,主要指不正确的事物,多就事物的性质而言,与“正确”相对;作形容词时,指不正确。“过失”是名词,指不正确的行为,是无意中所犯的错误。“毛病”是名词,指坏习惯、不完善的地方或器物发生故障及口语中所说的疾病。“缺点”是名词,指不完备、不完善之处,多就事物或人的性格中有缺陷的地方而言,与“优点”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