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脚 破绽
辨析:
“马脚”和“破绽”,都是名词,在比喻义上都指漏洞。
“马脚”一般只指做事显露出来的漏洞。“破绽”既可指做事显露出来的漏洞,也可指说话显露出来的漏洞。“马脚”一般只跟露、露出搭配,多用于口语;“破绽”可以跟有、没有搭配,多用于书面语。
谩骂 漫骂
辨析:
“谩骂”和“漫骂”,都是动词,都指骂人,但骂的方式和对象有所不同。
“谩骂”指用轻慢、嘲笑的语言骂,一般有固定的对象。“漫骂”指随意而骂,即乱骂,一般没有固定的对象。
蔓延 曼延
辨析:
“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曼延”,指连绵不断。
茅屋 茅房
辨析:
“茅屋”又称“茅舍”,指屋顶用茅草、稻草等盖的房子;“茅房”是厕所的俗称,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房屋。因此,“茅屋”绝不可称为“茅房”。
美满 圆满
辨析:
“美满”和“圆满”,都表示事情没有一点儿缺欠,使人满意。
“美满”,着重指美好、完美。常形容生活、社会、家庭、婚姻等。
“圆满”,着重指完备周到,完全符合所希望的。常形容答案、解答、证明、理由、结果等。
门庭若市 络绎不绝
辨析:
“门庭若市”指门口和院子像集市那样人多、热闹,形容来往的人很多。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来往不断。
蒙眬 矇眬 朦胧
辨析:
“蒙眬”可写作“矇眬”,指快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睁半闭,看东西模糊不清的样子。
“朦胧”本义指月光不明,又引申指事物模糊、不清楚。
迷茫 迷惑 迷惘
辨析:
“迷茫”指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用来形容烟波浩渺的水面、大雾弥漫或大雪纷飞的原野等。又可引申指人的神情、神色、(感觉上的)迷离恍惚以及对前途、前景的难以把握等。
“迷惑”指辨不清是非或使迷惑,侧重指对问题的理解不很清楚。
“迷惘”指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该怎么办,侧重指精神方向的迷失。
面孔 面貌 面目 面容 嘴脸
辨析:
“面孔”“面貌”“面目”“面容”“嘴脸”,都是名词,都指人的面部、相貌。
“面貌”除了基本义外,还有比喻义,指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状态,常与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精神、生产、落后等词搭配,还跟改变、保持、恢复等搭配。“面目”除基本意义外,也有比喻义,指事物的外形、状况、情态等,可以用真、本来等词修饰,也可与保留、恢复、暴露等词搭配。用于人的时候,“面貌”常指好的,“面目”常指不健康的、坏的,如面目狰狞、面目可憎等。另外,“面目”还可指面子、脸面,“面貌”无此义。“面容”“面孔”都是中性词,一般只用基本义,指容貌、脸,一般只用于人。“嘴脸”是指脸上使人憎恶的表情,贬义词,和含贬义时的“面目”可以互换,但贬斥的意味要浓得多。
面世 面市
辨析:
“面世”的“世”可以理解为世界或世人,多指精神文化产品刚被推出,首次与世人见面。其强调的是作品和产品的诞生、问世。
“面市”的“市”是指市场,与市场见面的只能是进行买卖的商品,这是“面市”一词的侧重点,即强调某种新的产品投放市场,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渺小 藐小
辨析:
“渺小”和“藐小”,都是形容词,都含有“小”的意思,但用法有同有异。
“渺小”,可用于具体事物,一般多用来指形体、状态等,也可用于人及抽象事物,如思想、精神、作用、力量等;“藐小”,一般多用来指抽象事物,如精神、思想、力量等,可与“渺小”通用。
敏捷 敏锐
辨析:
“敏捷”和“敏锐”,都有灵敏、迅速的意思。
“敏捷”,着重指动作迅速而灵敏、利落。与“笨拙”相对。常形容人或动物的跳跃、躲闪等动作,有时也形容思想、办事等较抽象的事物。
“敏锐”,着重指感官对外界事物的反应灵敏而迅速,有时特指眼睛的灵敏、尖锐。与“迟钝”相对。
名不虚传 名副其实
辨析:
“名不虚传”意谓流传开来的名声不是虚假的;“名副其实”(也可写为“名符其实”)意谓名声与实际内涵一致。二者都可表示名声与实际相符。
两者的区别是:“名不虚传”专指好名声;“名副其实”既可指名声,也能指名称,且好坏都可用。
模拟 摹拟
辨析:
“模拟”和“摹拟”,都是动词,强调的都是模仿,一般多用来指具体事物,也可用来指抽象事物。
二者一般可以通用,也略有区别,“摹拟”着重于一般性,而“模拟”着重于规范性。因此,在具体使用时,人们多习惯用“模拟”,却少用“摹拟”。
抹杀 扼杀
辨析:
“抹杀”和“扼杀”,都可指把某种东西除掉,使它不再存在。都带有贬义。
“抹杀”,指不顾事实,强把本来存在的勾销掉,不承认。其基本意义是勾销掉。“抹杀”常与作用、功绩、特点、区别等搭配。
“扼杀”,指掐住脖子弄死或压制、摧残使不能存在或发展。其基本意义是置之死地。“扼杀”的对象常是具体的人或抽象的事物。
谋取 牟取
辨析:
“谋取”指设法取得,是个中性词,其对象既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使用范围较宽。
“牟取”虽然也含谋取的意思,但它只用于名或利,是个贬义词,相对于“谋取”来说,使用范围较窄。
牟利 谋利
辨析:
“牟利”是贬义词,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个人私利。
“谋利”即谋取、谋求利益的意思,它既可以指为个人谋私利,也可以指为他人、为大众谋取福利,是中性词。
目标 目的
辨析:
“目标”和“目的”,都是名词,都指人们要达到的某种境地或要实现的某种愿望、要求。
一般来讲,“目的”着重指行为的意图、追求的结果,“目标”着重指行动的方向。在词语搭配上,“目标”可以用发现、暴露、转移等,“目的”可以用罪恶、反动、可耻等。“目标”只与伟大、宏伟等褒义词搭配,“目的”还可与卑鄙、阴险等贬义词搭配。“目的”可构成目的性、目的地等,“目标”不再构词。
目不识丁 胸无点墨
辨析:
“目不识丁”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胸无点墨”比喻没有一点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目不识丁”不能写作“目不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