剜肉补疮 挖东墙补西墙
辨析:
“剜肉补疮”比喻移东补西,暂救眼前之急,而不计后果。其含义和俗语“挖东墙补西墙”相近。
相比较而言,“剜肉补疮”有不计后果的含义,语义重于“挖东墙补西墙”。
完善 完美
辨析:
“完善”和“完美”,都可作形容词,都有齐全、完整的意思。
两者的区别是:“完善”强调齐全而良好;“完美”则更进一步,侧重指没有缺点。另外,“完善”还有动词用法,多用于事物,很少用于人;“完美”既用于事物,也用于人。
完毕 完结
辨析:
“完毕”和“完结”,都是动词,都指事情完成、结束。
“完毕”指事情、活动已经完成,与“开始”相对,多用于事情、仪式、会议和某些行为、活动。“完结”指事情的终结,多与生命、命运、过程、事情、使命、时代等搭配。
顽抗 反抗 抵抗
辨析:
“顽抗”“反抗”“抵抗”,都有抗拒的意思。
“顽抗”是贬义词,一般用于敌人。
“反抗”是中性词,可以表现在行为方面,也可以表现在精神、思想方面。
“抵抗”一般只强调行为方面,指用行动抵御对方的攻击。
晚年 末年
辨析:
“晚年”和“末年”,都有最后的一段时间的意思。
“晚年”,指一个老年人生命的最后一段时期。
“末年”,指一个朝代、时代或君主在位的最后一段时期。
妄自尊大 妄自菲薄
辨析:
“妄自尊大”指狂妄地自高自大。
“妄自菲薄”则指自轻自贱、过分地看不起自己。
威吓 威胁 威逼
辨析:
“威吓”指用势力吓唬使屈服,多是以言语的形式,不一定是面对面的。“威胁”指用威力胁迫,可以是言行同时发作,也可以只用言语恫吓而不直接采取行动,不一定是面对面的。“威吓”“威胁”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社会、政治、军事、自然界等方面。“威逼”指强迫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或坏事,是面对面的相逼,常用言语、行动进行恐吓、压迫。
微言 微辞
辨析:
“微言”一般不单用。成语“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微言”即精微之言的意思。它的另外一个意思是:密谋、密商。
“微辞”指隐晦的批评,把隐含的不满委婉地说出。
违反 违犯
辨析:
“违反”指不遵守或不符合法规、规程等。词义着重于“反”,指的是不相符合、互相抵触。“违反”往往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对象、范围均较大。
“违犯”的“犯”有侵犯和触犯的意思,所以“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法规。“违犯”除了客观描述不符合规范这一事实外,还隐含有动作发出者在违犯时或多或少带有的主观性和主动性,而且知道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所以,“违反”和“违犯”的区别就在于严重的程度和行为者是否有主动、故意的倾向。
委屈 委曲
辨析:
“委屈”较多用于表示人的情绪方面。指因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此外,“委屈”还表示让人受到委屈。
“委曲”则完全没有反映情绪、感受这层意思,而是指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样子以及事情的底细和原委等义。
未免 不免
辨析:
“未免”的意思是“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是一种比较委婉的否定,后面常常跟着太、过分、过于、不大、不够、有点、有些等。
“不免”的意思是免不了,表示不能避免地会产生某种想法或出现某种情况。一般用在两个分句中的后一个分句中。
慰问 慰劳
辨析:
“慰问”侧重于用热情洋溢的话语、演出、物品等表示关心,使对方心里得到安慰。“慰问”突出精神支持,物品不是必备的。
“慰劳”的意思跟“慰问”比较接近,可以用话语或物品,但更侧重以实物来表示感谢和关切,使对方心里感到宽慰。
“慰问”使用面较广,“慰劳”语气比较庄重且多用于正式场合。
味同嚼蜡 枯燥无味 索然无味
辨析:
“味同嚼蜡”和“枯燥无味”“索然无味”词义相近,都可形容毫无味道。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味同嚼蜡”多用于文章或言语,有时还可用于其他,应用范围较大;“枯燥无味”仅用于文章或言语,应用范围最小;“索然无味”可用于文章、言语、生活、事情等,应用范围最大。“味同嚼蜡”偏重于无味之极,是比喻用法;“枯燥无味”偏重于枯燥、单调;“索然无味”偏重于毫无兴味,和“枯燥无味”都是直陈性的。
文风不动 纹丝不动
辨析:
“文”作柔和解,如文火,指小火或微弱的火。“文风”即轻微的风。“文风不动”指一点也没有动。
“纹”指织品上的花纹、纹理。“纹丝”形容细微。“纹丝不动”指一点也不动。
两词意义相同,可以互用。需要注意的是,“文”“纹”不能写混。
污垢 污秽
辨析:
“污垢”指积在人的身上或物体上的脏东西,是名词。
“污秽”指不干净或不干净的东西,名词、形容词兼有。
污蔑 诬蔑
辨析:
“污蔑”与“诬蔑”常常通用,在一般文章里看不出明显的区别。
“污”指脏、弄脏、脏东西等。“污蔑”指以不实之词诋毁他人,又指玷污。“诬”指捏造事实。“诬蔑”指捏造事实,坏人名誉。
“污蔑”适用范围广,包含“诬蔑”。
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
辨析:
“无微不至”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没有一处细节达不到。多用于褒义。
“无所不至”有两个意思,一是形容活动范围极其广泛,没有达不到的地方;第二表示能做到的都做到了,而且专指做坏事,用于贬义。“无所不至”一般不体现褒贬的倾向。
毋忘 勿忘
辨析:
“毋”与“勿”都是文言词,意思相近,都表示禁止、不要的意思。现代书面语用“勿”较多,“毋”也偶尔用到。
“毋”与“勿”的区别主要在语意的轻重上。一般来讲,“毋”较轻,偏重于提醒;“勿”较重,偏重于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