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问渠经典教育文学系列(全二册)

X

字体:16+-

窸窣 悉索

辨析:

“窸窣”,象声词,形容细碎而又断断续续的声音。常作“窸窸窣窣”。

“窸窣”不可以写成“悉索”或“悉悉索索”。

嬉戏 嘻戏

辨析:

“嬉”的意思是游戏、玩耍,其本义便是嬉戏,又引申指笑闹或不严肃的样子。

“嘻”通常作叹词,表示惊讶,也可充当象声词,形容笑的声音。在“嬉戏”一词中,“嬉”不能写成“嘻”。

喜出望外 喜出忘外

辨析:

“喜出望外”指因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特别高兴。其中,“望”指希望,不能写成“忘记”的“忘”。

瑕不掩瑜 瑕不掩玉

辨析:

“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瑕”指玉石上的斑点,比喻缺点;“瑜”指美玉的光泽,比喻优点。

“瑕不掩瑜”中的“瑕”和“瑜”都与“玉”有关,因此“瑕不掩瑜”易被错写成“瑕不掩玉”。

闲暇 闲瑕

辨析:

“闲暇”指空闲时间。“暇”指(时间)空闲;“瑕”指玉的斑点,比喻缺点。显然,“闲暇”不能写成“闲瑕”。

陷阱 陷井

辨析:

“井”是凿地取水,“阱”是为了防御或捕捉野兽的陷坑,二者的用途是截然不同的。由有形的“阱”又可引申出无形的“阱”——如阴谋、奸计、圈套之类,因此有“陷阱”之说。所以,“陷阱”的“阱”不能用“井”。

相形见绌 相形见拙

辨析:

“相形见绌”是指跟另一人或事物相比较,就显得远远不如。“绌”即不足或不够。

“拙”是笨或不聪明、不灵巧的意思,不可与“绌”字相混淆。

相映成趣 相应成趣

辨析:

“相映成趣”指相互衬托,显得很有情趣。其中的“映”指映衬,不能写成“呼应”的“应”。

消瘦 削瘦

辨析:

“消瘦”指身体变瘦。其中的“消”指耗费、减损,不能写成“削铅笔”的“削”。

笑容可掬 笑容可鞠

辨析:

“笑容可掬”是个使用率很高的成语,意思是笑容可以用两手捧住,形容笑容满面。“掬”是形声字,指两手相合捧物。

“鞠”也是个形声字,原指古代的一种球。踢“鞠”的时候少不了要弯腰曲背,所以“鞠”又表示弯曲、弯腰等意思。“笑容可鞠”是个错词,是讲不通的。

小肚鸡肠 小肚肌肠

辨析:

“小肚鸡肠”比喻气量小、心胸狭窄。其中,“鸡”不能写成“肌肉”的“肌”。

心旷神怡 心广神怡

辨析:

“心旷神怡”指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旷”指空而宽阔,又指心境开阔。

虽然“广”也含广阔的意思,但在“心旷神怡”一词中,二者不能混用。

心胸褊狭 心胸偏狭

辨析:

“心胸褊狭”指一个人的胸怀、气量狭窄,缺少志气和抱负。“褊”即狭小或狭窄。“褊”之所以会被误写作“偏”,主要还是字形相近造成的。

欣喜若狂 心喜若狂

辨析:

“欣喜若狂”是说欣喜、快乐得像发狂了一般,形容高兴到极点。“欣”本身就是喜悦的意思,可组成欢欣、欣慰等词。

由于“欣喜”是发自内心的,把它理解为打心眼里喜欢或高兴也说得过去,因此,“欣喜若狂”易被错写作“心喜若狂”。

星罗棋布 星罗齐布

辨析:

“星罗棋布”指像群星那样罗列、像棋子那样分布,形容数量多、分布广。如果把其中的“棋”误解为整齐或齐全,就易把“棋”写作“齐”。

兴高采烈 兴高彩烈

辨析:

“兴高采烈”指兴致高、情绪热烈。“采”指神态、精神或情绪,并非“彩”的简化写法,因此“采”不能用“彩”替代。

兄弟阋墙 兄弟系墙

辨析:

《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兄弟阋墙”指兄弟在自己的家里互相争斗。既可比喻兄弟失和,也可形容内部相争。

没有“兄弟系墙”这一词语。

修葺 修茸

辨析:

“修葺”即修缮,多指对房屋、建筑的修理。“葺”本指用茅草覆盖屋顶,今泛指修理房屋。“葺”与“茸”字形酷似,很容易造成误用。“茸”指(草)初生柔软纤细的样子。“修茸”没有道理。

秀丽 绣丽

辨析:

“秀丽”形容清秀美丽。“秀”指清秀。“绣”指用丝线、绵线等在布料上做成花纹或文字等,也可指绣出的成品,如苏绣、粤绣等。因此,不能将“秀丽”写成“绣丽”。

虚张声势 虚张声事

辨析:

“虚张声势”指故意制造出强大的声威和气势。其中,“势”指气势,不能写成“事情”的“事”。

宣泄 渲泄

辨析:

“宣”的本义是宽大。引申指传布、显示、疏导。“宣泄”本指积水排放,也指吐露、抒发。宣泄的对象限于感情方面,而且偏重于不满或忧郁的一面,不用于欢畅的情形。

“渲”是中国画的技法之一,就是在画纸上涂上墨或颜料,用水笔淋擦,使色彩浓淡相宜。

“宣”与“渲”的形、音、义都不相同,“宣泄”不能写成“渲泄”。

悬梁刺股 悬梁刺骨

辨析:

“悬梁”典出《太平御览》:“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刺股”典出《战国策·秦策》:“(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意思是,古人学习十分刻苦,困倦之时,将头发系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后人以“悬梁刺股”来形容读书的刻苦、勤奋。“股”指大腿。“悬梁刺股”刺的是大腿,不是骨头,“股”不能写作“骨”。

炫耀 眩耀

辨析:

“炫耀”有两个义项,一是照耀,二是夸耀。“炫”字本身就含两个义项,一是指强烈的光线晃人的眼睛,二是指夸耀(多含贬义)。

“眩”字也有两个义项,一是指眼睛昏花,如头昏目眩;二是指执迷或迷惑。在“炫耀”一词中,“炫”不能写作“眩”。

眩晕 旋晕

辨析:

“眩晕”指感觉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眩”表示晕或眼睛花,“旋”表示物体围绕一个中心转动。二者含义不同,“眩晕”不能写成“旋晕”。

徇私 循私

辨析:

“徇私”是指为了私利而放弃原则,做不合法纪的事。“徇”是依从或屈从的意思。“徇私”常用在固定组合中,如徇私枉法、徇私舞弊等。

“循”是遵守、依照或沿袭的意思,可组成遵循、因循等词。在“徇私”一词中,“循”不能替代“徇”。

驯养 训养

辨析:

“驯养”指喂养动物(多指野生动物)使逐渐驯服,如驯养猴子。“驯养”的“驯”是使驯服之意,不同于“训练”或“教训”的“训”。“驯养”不能写成“训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