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

遊子謠

字體:16+-

閱讀指導

這首詩寫於1932年,原載於《現代》第一卷,收錄於《望舒草》中,屬於詩人創作中期的作品。鄉愁是許多詩人經常選用的創作主題,但是不同詩人筆下的鄉愁都有著自己的特點。戴望舒寫此詩時正要遠赴法國,他筆下遊子的鄉愁是揮之不去的,如同一波波的海浪,這其實也象征著詩人自己苦悶但又不甘沉淪的精神追求。

海上微風起來的時候,

暗水上開遍青色的薔薇。

——遊子的家園呢?

籬門是蜘蛛的家,

土牆是薜荔的家,

枝繁葉茂的果樹是鳥雀的家。

將海浪比喻成“青色的薔薇”,這引起了遊子的思鄉之情。

用“蜘蛛的家”、“薜荔的家”、“鳥雀的家”三個排比來突出遊子的家的衰敗冷落。

遊子卻連鄉愁也沒有,

他沉浮在鯨魚海蟒間:

讓家園寂寞的花自開自落吧。

因為海上有青色的薔薇,

遊子要縈係他冷落的家園嗎?

還有比薔薇更清麗的旅伴呢。

即便是有更“清麗的旅伴”“更甜蜜的家園”,遊子仍有綿綿的鄉愁。

清麗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園,

遊子的鄉愁在那裏徘徊躑躅。

唔,永遠沉浮在鯨魚海蟒間吧。

詩歌鑒賞

這首詩中的“遊子”有著刻骨的鄉愁,他的鄉愁是一個環,不斷地萌生,又不斷地被壓抑。詩人用“青色的薔薇”來比擬大海,這種陰暗的色調引發了遊子的鄉愁。詩流露出詩人苦悶、惆悵的感情,他一方麵要堅持自己的人生探求,一方麵又有著無法擺脫、時刻縈繞不去的抑鬱、頹廢的情緒。這些複雜的感情在此詩中被具化為遊子的鄉愁。雖然這些情緒能被比薔薇“更清麗”“更甜美”的“旅伴”所轉移、所消融,但是遊子的鄉愁是無法消除的。這正是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苦悶而又不甘沉淪的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