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

儉樸生活02

字體:16+-

回答了我的這些問題,我或許會看一看你這些浮華的東西,發現它們也不過是一些裝飾而已。馬車要套在馬的前麵,既不美觀,又不實用。用漂亮的東西裝飾房屋之前必須先把牆收拾幹淨,再把我們的生活打理幹淨,還要有漂亮的家政和漂亮的生活做基礎。然而,美的品味大多是在戶外培養的,那裏沒有房子,也沒有管家。

老約翰遜在他的《神奇的造化》一書中說到這個城鎮的最初移民——他與這些人同在一個年代,他告訴我們:“他們在山坡下挖掘窯洞作為他們最初的居所,把泥土高高地堆在木頭上,在泥土的最高一麵升起煙火。”

他們沒有“為自己準備房子”。他說:“直到大地在主的恩賜下為他們帶來麵包,養活他們。”第一年的收成很不好,“他們被迫把麵包切得很薄,來維持一個很長的季節”。

1650年,新尼德蘭州的秘書長為了給想要移民到那裏的人提供信息,用荷蘭文詳盡地描述道:“新尼德蘭,特別是新英格蘭的人,起初並未打算建造農舍。他們在地上挖了一個方形的,六七英尺深的,他們想要的長寬適合的,地窖一樣的洞,再在四周內壁裝上木頭,用樹皮或其他東西縫合,以免掉泥。還在地麵鋪上木板,用圓木有條理地做上天花板,再在上麵蓋上綠草和樹皮。這樣他們就能全家幹爽溫暖地在裏麵住上2年、3年或4年,可以想到,這些地窖中還有一些隔開的小間,依家庭的大小而定。

“殖民初期,新英格蘭的富人與要人就住在這種房子裏。原因有兩個:首先,不把時間浪費在建造房屋上,以防下一個季節缺糧;其次,避免使那些他們從祖國帶來的大批窮勞力泄氣。再過三四年,鄉村適合農耕了,他們才花幾千元給自己建造漂亮的房子。”

我們的祖先采取的這種方法說明他們起碼是很謹慎的,他們的原則似乎首先是要滿足當務之急。但是,目前我們的當務之急滿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