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
發現那隻紙箱,才驚覺自己的某些行為愈來愈像母親與祖母。
高齡九十四的阿嬤雖然失明仍然保存“藏東西”癖好,眼前的姑且不提,就說四五十年前她兩眼炯炯有神、身手矯捷還是個年輕祖母的那時候;轄區內有五個孫子,皮的皮、懶的懶,愛哭的愛哭、貪吃的貪吃。很快地,她製定“鞭子與胡蘿卜”規章予以管教。鞭子,無須贅言,胡蘿卜,換算成當年物資就是番薯餅、蜜餞、果子及金柑仔糖等零食。
祖母雖不識字卻是個精算高手,她對孩童的咀嚼、消化能力甚有研究,其名言是:鐵塊放入小孩嘴裏都會溶,還說我們“餓到青狂狂,連桌腳嘛強強欲拖去嚼”。因此,為了延緩零食被吃光的時間,她最愛買一小包硬邦邦的金柑仔糖犒賞“員工”,經濟實惠,最適合用來驅趕小鬼。我們領得那粒深褐或五彩的小糖球,必定立刻放入口中以免滾落於地找不著,癡癡地吮吸一會兒後,忍不住從嘴裏掏出來觀看它被溶解的程度,如掏眼珠般小心翼翼,通常是,放回嘴裏沒多久,它就溶光了。
溶光了,當然再去討一顆!不約而同,五個小鬼又纏上來,阿嬤凶巴巴地說:“沒有就是沒有!”於是耍賴的耍賴、跺腳的跺腳,年紀小的幹脆躺在地上哭喊、翻滾,狀甚痛苦;阿嬤掏出口袋以證明所言不假——這真是重要的一刻,同時啟發我們兩件事理:一、大人會說謊,二、糖果被藏起來了。
小鬼們一哄而散,跑入屋內,在客廳、穀倉、眠床、寵腳、衣櫥分頭翻找,齊力“抄家”,終於抄出日曆紙包著的糖球,一人一顆,剩餘的放回原處——當然,沒多久,被移往他處,再不久,又換一處,直到隻剩那張薄薄的日曆紙。
藏匿與搜尋的戲碼不斷上演,阿嬤的手法愈來愈複雜,我們破解的功夫也愈來愈純熟,甚至出現馬戲團才看得到的疊羅漢或體育老師不敢教的民俗雜技。問題來了,阿嬤刻意追求高難度的分批藏匿術,以致連她自己都忘了還有一些藏在哪裏?每隔一段時日,總會在穀倉一角找到長滿青黴的椪柑兩個,在棉被縫隙看到黏成一團的五顆糖果或在碗櫥頂端一頂鬥笠下發現四片軟趴趴的餅幹,螞蟻走成的虛線比我們的歎息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