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的發現
前幾回說到化學家們為發現新元素真是廢寢忘食,絞盡腦汁。他們在元素王國這片陌生的土地上東奔西突,左砍右殺,各人祭起自己的法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那戴維用的是一把電斧,東劈西砍發現了鉀、鈉等幾種元素;那本生、基爾霍夫用的是一柄光劍,一路刺開去找見了銫和銣;瑞利和拉姆賽則使的一把牛耳尖刀,專愛一層一層地剝竹筍,這就是分餾法,他們終於發現了氦、氖、氬、氪、氙等惰性氣體。到此,化學家們已將所能使的各種化學、物理方法都已用盡。19世紀中期,元素已發現到了第63種,又是山窮水盡再無路了。而且就是已發現的這63種元素也夠使化學家們眼花繚亂的。你看:有那硬的,一刀剁下不傷分毫;有那軟的,指甲掐去如碰豆腐;有那性格沉穩的,任怎樣擺弄也不去與別人結合;有那脾氣暴躁的,放在空氣中就冒火。更有那一物多變的,如磷,有紅、有黃;如碘,有時棕色,有時紫色。就是一塊燦爛的黃金,當把它打成極薄的箔片時竟會變成藍綠色,而且還透明呢。現在不要說再去發現新元素了,就是先把這63種分分類、排排隊也無從下手。這化學,真是剛從泥潭裏拔出來,又在森林裏迷了路,不知如何是好。
話說公元1867年,俄國彼得堡大學裏來了一位33歲的化學教授門捷列夫(1834—1907年)。此人身材修長,眉清目秀,一看就是那種才華橫溢、精力過人的青年學者。隻要他一上台講課,教室門裏門外、窗台上、台階下都擠滿了學生。那奇妙的化學變化伴著他沉穩的手勢和多彩的語言,直把聽者吸引得就如釘釘住、膠粘住一般。連學校當局也暗自高興聘了一個好教授。但是這門捷列夫卻有兩樣毛病,一是愛喝酒,二是愛玩牌。他平時備課,桌子上就是少了紙筆也少不得一瓶白蘭地和一隻銀杯。要是有一點兒傷風感冒的小病,他從不上醫院,最妙的辦法就是一仰脖子,咕嘟嘟半瓶酒下肚,然後拉過一件老羊皮襖,全身一裹,往沙發上一滾,呼嚕嚕地睡上一覺,什麽頭疼腦熱都會在夢裏雲散煙消。他身為化學教授,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實驗室裏度過,而是將自己關在書房裏,手裏總捏著一副紙牌,顛來倒去,整好又打亂,亂了又重排,也不邀請牌友,也不去上別人家的牌桌,真不知他這個牌是怎樣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