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健康

白茶不炒也不揉

字體:16+-

白茶類從史前,曆唐宋,至元初,一直或隱或見、或多或少,在民間薪火相傳著,從來就沒有絕跡過。

在唐代以前,沒有確切的文獻涉及茶的殺青工藝的存在,也沒有關於揉撚工藝的任何記載。由此我們隻能認為,在唐代以前煮飲的茶,就是自然而然的白茶雛形。在生產力尚不發達的古老過去,利用日光能曬幹茶青,消耗的能源和占用的勞動力是最少的,這與那個時代的工具簡單及農業生產技術的落後有關。

到了宋代,宋徽宗在《大觀茶論》裏,有了關於白茶的詳細記載:“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裏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其中,宋徽宗描述了白茶樹的長勢,葉片的嫩薄瑩白,又說蒸培尤難。從中可知,宋徽宗喜歡的白茶,是茶樹自然變異後、葉綠素含量低的白葉茶,一如當今的安吉白茶、白雞冠等品種。從加工方式來看,應屬於蒸青綠茶。

關於白葉茶,在北宋初期曾貴為貢茶。據宋太宗時期的《太平寰宇記》記載:“同峽州,今貢黃蠟、白茶、椒、馬鞭、苧麻、亭麻子。”宋代的峽州,位於今天的湖北宜昌地區。該書又寫道:“《郡國誌》雲:永嘉有三京灣,無所不容。諺雲:人有能食者,雲‘腹如三京灣’,即此也。白茶山在邑界。”邑界,是指在永嘉縣城的邊界上。在陸羽的《茶經》裏,有關於白茶山的記載:“永嘉縣東三百裏有白茶山。”唐代的三百裏,相當於今天的130公裏。古代計算路途的距離,是按照蜿蜒曲折的古驛路來計算的。古人在山區修路,多憑借平緩的山腳、水流而建,不像我們今天可以依靠大型設備,如此神速的逢山開道、遇水架橋。宋代王存的《元豐九域誌》記載:“永嘉郡地裏,東北至本州島界三百裏。”“自界首至福州一千二百九十三裏。”從上述可以看出,王存的記載與《太平寰宇記》的“白茶山在邑界”,在地理上基本是吻合的。另外,北宋官修的《太平禦覽》也記載:“《永嘉圖經》曰:縣東有白茶山。”上述文獻,很確鑿地證實了白茶山就在永嘉境內。白茶山究竟位於現在的何處呢?按照唐代古驛路一站為30裏計算,至雁**山正好為10個驛站。那麽,陸羽記載的白茶山,即是永嘉東北部的雁**山。明代《雁山誌》寫道:“每春清明日,采摘芽茶進貢,一旗一槍而白色者,曰明茶;穀雨日采者曰雨茶,此上品也。”上文中的白色的明茶,可能是指白葉茶,也有可能是指殺青後白毫較多的綠茶品種。根據曆史的記載,結合我對茶山多年的考察發現,茶樹的白化現象,是一個在茶區偶然可見、處處可尋的存在。茶樹的這種變異現象,在一些茶區的很多有性品種裏都可見到,但數量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