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英语用起来(2020版)

3.1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英文原著

字体:16+-

3.1.1 什么才是真正的英文原著

中国人要想用透析法提高自己的英语文化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读懂英文原著。读懂英文原著能让我们品味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发现英语世界原本的样子。

笔者(伍老师)比较了很多书的中英两种版本,发现中文版往往有一些删减,且书中不一定会标注删减的情况。例如:著名的家世小说The Thorn Birds(《荆棘鸟》)的某中文版删减了好多描写女主角梅吉(Meggie)惨遭老公性虐待的文字;哲学入门畅销书Sophie's World(《苏菲的世界》)的某中文版删减了讲述当代经济学家批评某经济学流派的若干段落。

因此,如果你读的是中文版而非英文原版,那就最好不要说自己读过这本书。那么,什么才是英文原著呢?一天没有搞清这个问题,你就一天走不出“英语学习”的迷雾,看不清真实的英语世界。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这是电影The Matrix(《黑客帝国》)中的一句台词,意思是: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

从狭义上说,英文原著主要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文字著作,也包括很多其他语种著作的英译版。大部分英译版的书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翻译家用现代英语翻译的,例如巨著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的译者是英国人Aylmer Maude(埃尔默·莫德)。他和原著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有40余年的交情,他长期居住在俄罗斯,并娶了一位俄罗斯妻子,对英语和俄语这两种语言都非常精通。像埃尔默这样的优秀译者翻译的英译本自然属于狭义上的英文原著。而且,英译版相对比较权威和全面。读英译版著作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了解一些非英语国家的文化,让我们不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学日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就能获得非常广阔的全球化视野。

从广义上说,英文原著是一切以英语为载体的信息,包括广播、电视、歌曲、电影、有声书、网络视频、播客等形式的视听信息。广义上的原著的资源十分丰富。例如,全世界75%的电视节目是用英语播出的。在国内,我们也可以在因特网上接收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英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

把英语用起来,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这门语言,把听、说、读、写全部英语化:

听,就听实时的英语新闻;

说,就用英语聊天,交流对象从身边的熟人到网络另一端的外国人;

读,就读原版英文,从短信、邮件到大部头的专著;

写,就写英文邮件和短信给亲友、同事,乃至生意上的伙伴。

很多人分不清原著与非原著的本质区别,就会有很多问题。比如:“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多选自英文名著,不算原著吗?”或者:“教育台的英语学习节目播放好莱坞电影的片段,算原著吗?”我很明确地回答大家,这些都不算数!原著,首先要求是完整的,没有经过任何节选、改编、简写等处理的。教材中的课文通常是英文名著的节选,还可能被多次改编过,被赋予了太多“教育”的意味,不符合原著的基本特征——原汁原味。

英文原著也不包括简写版和中英对照版——这些书是教育专家为中国人专门准备的拐棍,总是习惯用拐棍的人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行走。这些书读得再多,也不能说明你具备阅读原著的能力。因此,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拄拐棍”,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坚持读原著。

畅销小说Hotel(《大饭店》)的英文简写版大量流入国内。我比较了一下原著和某简写版的开头第一段——

原著:If he had his way,Peter McDermott thought,he would have fired the chief house detective long ago. But he had not had his way and now,once more,the obese ex-policeman was missing when he was needed most.(彼得·麦克德莫特心里想:如果按照自己的心愿,他早就把饭店的侦探长解雇了。可是他力不从心,如今又一次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正当最需要这位肥胖的前警察的时候,他却连人影都不见了。)

简写版:“If I had my wish,”Peter McDermott thought,“I would get rid of the chief detective at once.”Again,the fat former policeman was missing when he was needed.(彼得·麦克德莫特心里想:如果按照我的心愿,我会立刻把侦探长开掉。如今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正需要这位肥胖的前警察的时候,他却连人影都不见了。)

简写版在语法和词汇上都简化了不少,把过去完成时改掉了,把obese改成fat,把前缀ex改成former……将作品的风貌搞得不伦不类。读简写版,真的有助于理解吗?不见得。过去完成时是高中英语课反复教的内容,obese只要查一下词典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更要命的是,很多简写版省略了大量地道的表达,甚至直接改变了细节。因此,透析法谢绝简写版,例如“书虫”系列和“床头灯”系列。

至于中英对照版,我敢断定,你读着读着就会只看中文,彻底不看英文了!如果觉得一本原著太难,看不懂,就换简单一些的来看。英文原著中有大量写给小朋友的书,内容比其他书的简写版还简单,并且绝对原汁原味,保持了原著的本色。

最后,我也不太建议你选择已经读过其中文版的原著,因为只有看未读过对应中文版的原著才能确保你获得纯粹的透析能力。

3.1.2 从哪里可以获得英文原著

说起英文原著,我们首先会想到传统的纸质英文出版物。

纸质英文原著一般比较昂贵。因为国外的英文小说一般是以美元、英镑或加元来计价的,将其价格按照汇率来换算后,相当于每本书至少几十元人民币。若是专业书,则更是动辄要好几百甚至上千元。外文书店等地方可能会有十几元一本的特价原版书,不过这种多数是出版年代比较久远的老书。国内的外研社、外文出版社等倒是引进了不少英文原著的版权,但这些多为几十年前甚至一两百年前的世界文学名著。这些书的价格虽然不贵,但是阅读难度对于菜鸟而言有点儿高,而且阅读起来也可能不如“哈利·波特”系列、“暮光之城”系列等超级畅销书有趣。

网购是一个比较经济实惠的选择,在很多淘宝店里,各种主流的名著和普通的畅销书一应俱全。有网友反映其价格还是挺划算的。

另一个省钱的办法是到图书馆借英文原著来阅读。在香港,比较大的图书馆常有一小半是英文书。在内地,大一点儿的图书馆,例如广州图书馆(外文室)、北京大学图书馆(西文区)等也会有不少英文原著。正所谓“书非借不能读也”,1~3个月的借阅期限可能会带给你强大的读英文的动力。图书馆的专业原著是难得的资源。我们在透析入门时凭的是兴趣,读的多是小说,而比较熟练后读原著的目的就是满足自己的需要了。那时,你自然会经常跑到图书馆借阅专业书籍了。

英文原著也可以是电子出版物,它的出现使我们能随时随地实现英语输入。近年来,电子书的发展极其迅猛。2011年5月19日,亚马逊公司宣布其网站上销售的电子书数量超过了纸质书(每卖出100本纸质书的同时,可以卖出105本电子书)。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电子书就是人类进步的“电梯”。

电子版图书比较适合用智能手机(如iPhone)、平板电脑(如iPad)、专业电子书阅读器(如Kindle)等进行掌上阅读,而不是在台式计算机上读。因为在使用台式计算机进行阅读时,读者需要调整臀部、脖子、头等的位置来迁就屏幕,故用其长时间阅读的体验不佳。而使用掌上电子产品阅读电子书时,可以随意调整屏幕的位置,让其“迁就”读者,故在阅读体验上更接近纸质书。如果长时间看屏幕后眼睛感到干涩,可能是由于眨眼次数不自觉减少所致,应注意勤眨眼和多休息,必要时滴一下人工泪液之类的眼药水。

电子书的阅读蔚然成风,目前稍微有点儿名气的书通常都有电子版,常见的电子书有TXT、PDF和EPUB等文件格式。TXT格式通用于各种系统上的主流阅读软件(iOS上的iBooks除外),但不支持图像,此格式文件版式单调。PDF格式的资源非常丰富,这种格式支持图像,但PDF格式文件无法自动适应不同的屏幕大小,一般只有在平板电脑那么大的屏幕上才适合长期阅读。而在屏幕尺寸比较小的电子产品(如手机)上阅读时,我们推荐使用“多看阅读”app将PDF格式的电子书进行“重排”(先点击屏幕中央,然后点击下方的“T”),然后便可随意放大和缩小页面了。EPUB格式文件可带图表和超链接,阅读体验优于TXT文本,但此格式的资源相对少一些。

把TXT、PDF、EPUB或其他格式的电子书文件从网上下载到台式计算机上后,你需要把文件导入到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我们往往通过使用将台式计算机与移动设备连接起来的软件(iTunes、iTools、360手机助手、腾讯手机管家等)或者电子书阅读app自带的“Wi-Fi传书”功能进行文件的无线传输。

国外可免费下载图书的网站上的内容以public domain(公共领域)的图书为主,大多为经典名著——世界各国一般规定图书著作权的保护年限为作者终身及其死亡后的50年,因此最新的畅销书在这上面通常是找不到的。

有的网站、app上会提供电子书下载排名。根据笔者的观察,国外免费原著下载量常年排在前几名的有:

Pride and Prejudice

The Kama Sutra(印度**宝典《爱经》英文版)

The Art of War(《孙子兵法》英文版)

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福尔摩斯探案集》)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电子书的阅读软件很多,例如“多看阅读”、iOS系统上的iBooks等。如果你使用的是触摸屏设备,像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建议使用方便选词的阅读软件,即轻轻一点就能选中一个完整的英语单词的那种,以方便后续的查词操作(前述的阅读软件都能满足这个要求)。

选定原著之后,必须一读到底,浅尝辄止是大忌。如果要换书,请在看完第十页之前做出决定。每本英文原著只需读一次,切忌读完又读,除非你要研究它。现在的世界信息大爆炸,绝大多数信息你只会接触一次,所以要习惯永不回头。

3.1.3 阅读英文原著的技术瓶颈:生词太多

谁都知道读原著好,但读懂英文原著并非易事,这其中存在着巨大的技术瓶颈——生词太多!

我有一本二手的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小说正文前四页的很多单词旁边都工整地加注了中文意思。可以想象出,它的前任主人是一个认真学习的人,每个生词都不放过。但是从第5页开始,书页就干净了。明显是他坚持不下去了,或者觉得这种读法实在太没意思了。

生词必究是中国学生上英语课学课文的习惯,认真做的确可以把一些短篇文章掌握得比较透彻,但读长篇原著也这么做就太麻烦了。固守精读传统的老师也无法突破生词多这个瓶颈,只好告诉学生:“别想着一步登天,先把课文学好,以后自然就会读懂英文原著了……”

我曾经接触过很多英语老师,他们往往是英语专业的科班生,上大学时尽管有读原著并写读后感的作业,但他们大多应付了事,真正读过几本原著的人其实少得可怜。

我的一位英语老师高瞻远瞩,在初中二年级时就尝试培养学生读原著的能力。她给了我一本外国少儿读物The Coral Island(《珊瑚岛》),它讲的是几个孩子的历险故事,乍看起来阅读难度似乎不高。然而在开始读第一页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生词很多。当时,我用一本《英汉小词典》一个接一个地查单词。这是一件苦差事:按照字母顺序,在数百页中找出单词所在的一页,然后又要从十几个并列的词条中挑出要查的生词。纸质词典中英夹杂,小字密密麻麻,不消一会儿就看得我两眼昏花。我还记得当时花了半个小时才读了半页,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就只好休息,次日再“战”,才总算把第一页看完。书中的几个孩子还没开始历险,我却仿佛已“身经百劫”。最后,我只坚持读了四页,就把书还给了老师。

师生都跳不出“精读”的怪圈,皆因深受传统“严谨治学”的观念熏陶,以为不把所有生词、知识点弄清楚就是懒惰。常听到有人说:“不精读是对知识不负责任的表现。”或者说:“放弃了这么多应该掌握的单词,太可惜了!”这样做虽然表面看起来很勤奋,其实却是人性的贪婪在学习中的表现。英语单词太多,其他英语知识更是无穷无尽,想一下子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靠精读天天和英语“浴血拼杀”,结果只能是半途而废。其实,即便有大量生词,通常也是能把书读下去的。对于一本英文原著而言,“读下去”比“学生词”的意义大得多。只有“读下去”,我们才能获得读英文原著所带来的种种好处。读不下去,一切都等于零。

3.1.4 生词量:看“首万词”不重复词数

能否适当地选择第一本英文原著是决定透析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在这上面多花心思。在原著的选择上,我们首先要看生词多不多,以及句子难不难。很多人尝试读英文原著时,不幸地选择了难度远远超出自己所能接受的范围的书,结果不但半途而废了,还产生了“英文原著都很难,我读不了”的错觉,导致以后再也不敢碰英文原著了。

怎样才能确定原著中的生词多不多呢?我们可以看一本书最开始的一万个单词里不重复的词汇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首万词不重复词数”)。据此便可预估我们读书时会感觉到有多少生词。我用软件“全能词典”对100本古典名著和现代畅销书的英文电子版进行了统计。

生词较少的10本原著:

生词较多的10本原著: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加州中学教材”“神奇树屋”“纳尼亚传奇”这三个系列和Who Moved My Cheese?等是词汇量比较少的书(这里的“词汇量”指的是不重复词汇数),比较适合从未接触过原著的人。中学生可以通过读英文版的数理化等科目的美国原版中学教材,提升这些科目的成绩,并且让自己的英语变得更好,一箭双雕,让其他同学羡慕!而经典的文学名著Wuthering Heights和The Da Vinci Code等书的词汇量十分庞大,个人词汇量在1万以下的人士不宜将它们作为自己阅读的第一本原著,建议读10本简单的之后再去挑战它们。

另外,同一个作者的系列作品往往会有词汇量依次逐渐上升的趋势。例如,英国作家C.S.路易斯的儿童小说“纳尼亚传奇”系列七本,和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七本都是词汇量整体呈逐渐上升趋势的(见词汇量走势图)。我们可以从第一本开始,按照顺序一直读下去,这样会更容易适应阅读的难度。

需要注意的是,一本书词汇量的多少并不是阅读难度的决定性因素。

“魔戒”三部曲深受读者的喜爱,在BBC的“最受欢迎英语小说”读者评选中曾一度荣登榜首,力压经典文学名著《傲慢与偏见》以及超级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尽管“魔戒”第一部和第三部都进入了首万词不重复词数排行榜(从多到少排列)的前十名,但很多读者一旦读进去就会沉迷其中。这就说明生词并不是一个绝对性的问题。兴趣也很重要。

除了兴趣,原著本身的难度有时也比生词更有影响。我曾读过一本名为Amusements in Mathematics(《数学中的娱乐》)的书,打算每天解一道书中用英文写成的数学题。结果,到了第12天,我就被下面这道关于英国货币单位的题彻底难住了。

A QUEER THING IN MONEY

It will be found that £66,6s. 6d. equals 15,918 pence. Now,the four 6s added together make 24,and the figures in 15,918 also add to 24. It is a curious fact that there is only one other sum of money,in pounds,shillings,and pence(all similarly repetitions of one figure),of which the digits shall add up the same as the digits of the amount in pence. What is the other sum of money?

此处附上笔者对上文的中文翻译:

奇怪的金钱问题

我们发现66英镑6先令6便士相当于15,918便士(1)。现在,这四个6加起来等于24,而15,918各位上的数加起来也是24。有一个令人好奇的事实是,除此以外,还有且仅有一个数量的钱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表示(也全是一个数字的重复),这些数字加起来等于换算成便士数后各位上的数之和。请问,另外一笔钱的数量是多少?

我请教了北大数学系毕业的同学胡敬华,才知道这是一道小学奥数题。他讲了解法,可我还是不懂。有时,原著读不下去不是因为你的英语不好,而是你的数学或者其他学科不好……

3.1.5 蓝思值:句子复杂程度的科学测算

我们还可以看英文原著的行文难度——蓝思值(Lexile)。蓝思分级阅读测评体系是由美国Metametircs教育公司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而研究出的一套衡量文章难易程度的科学标准,是目前美国最具公信力的阅读难度分级系统。它主要用于给大量出版物标识蓝思值,让学生找到符合自己阅读水平的原著,便于循序渐进地学习。如果你想知道某本书的蓝思值,可以上蓝思官网查询。也可以直接将单词数量在1000个以内的TXT文本文件上传到蓝思官网上进行测试,具体操作步骤为:注册登录后,点击Analyzer进入分析器页面,在Text下面的框里输入需要测试的文本,然后点击Analyze进行测试。

蓝思值较低的10本英文原著:

蓝思值较高的10本英文原著(有些为英译版):

按照以上蓝思值的排序来看,我们可以首选“神奇树屋”系列前四本和“鸡皮疙瘩”系列前四本。前者对中国读者而言生词很少,因此很适合刚开始阅读英文原著的人。但后者就不一定是最优选择了,毕竟美国小孩的英语词汇量可能比我们国内的很多大学生还多。因此,我们建议词汇量较少的读者先参考首万词不重复词数,然后再看蓝思值,两者都低则说明的确比较容易阅读。恰巧,我读的第一本英文原著Daughter of Deceit(《欺骗的女儿》)蓝思值只有570L,难度刚好是我这些年读过的书里蓝思值数据最低的。而且,它的生词量也很少——这是天大的幸运,让我从一本相当容易读的原著开始了“透析大业”。综合考虑后,我们认为前面两张表格中最容易阅读的书是“神奇树屋”系列。这一系列的书比较适合用来打基础——当然,你不一定要读完这个系列的50多本,觉得适应了就可以挑战i+1的难度了。

蓝思网没有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廊桥遗梦》)、The Godfather series(“教父”系列)之类更适合成人的读物的数据,看来蓝思值主要是为少儿设计的。不过,网站上居然有古代著名的The Decameron(《十日谈》)英文版的蓝思值数据,而且其数据高达1500L!可能是蓝思研发者认为它太难了,不会有小朋友看。其实我觉得这本书翻译成英文后句子不太难,特此推荐给成年读者。

在这套分级系统中,最简单的是BR级别(0L)。处于这一级别的书,蓝思网建议不宜独自阅读,而应该由家长以讲故事的形式带孩子欣赏,或者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我想这些书用来透析实在太简单了,如果你还读不懂,我也只能表示无语了。例如,儿童图画书No Kiss for Grandpa(《不吻爷爷》)的情节极其简单。我将其总结如下:

When Grandpa visits his grand-kitten,Louis refuses to give his grandfather a kiss. When Grandpa wants to build a sandcastle,Louis refuses again. But Grandpa is patient and clever,and he finally wins a kiss from his grand-kitten.(当猫爷爷来看望猫孙子的时候,路易斯拒绝亲吻他的爷爷。猫爷爷提出玩堆沙子城堡,路易斯又拒绝了。然而,猫爷爷有耐心而且聪明,最后赢得了猫孙子的亲吻。)

3.1.6 兴趣选书

如果一本书的中文版或者同类中文书对你来说是乏味的,那么你怎么可能把英文版读下去呢?在选原著的时候,除了考虑客观的难度数据,还要看你的个人兴趣。

洛克(Rock)是一位东北大汉,他用透析法尝试读了Little Women(《小妇人》)。读了六七十页后,他就被书中马奇太太(Mrs. March)家的四位小姐“折腾”得没了脾气。因为这本书里讲的都是女儿家的生活琐事,像姐姐陪邻居小朋友聊天解闷或者妹妹弄坏了姐姐的书之类的。他对这些情节根本提不起兴趣。然而,Little Women却是女生爱读的书。有个女生读完以后深受感动,还把自己的英文名字改成了书中女主角的名字—Jo(琼)。

男孩血气方刚,可以看“教父”三部曲、The Hunt for Red October(《猎杀“红十月”号》);女孩多愁善感,不妨读“暮光之城”系列、Gone with the Wind(《飘》);“果粉”岂能错过Steve Jobs(《史蒂夫·乔布斯传》);“哈迷”必修全套七本“哈利·波特”;侦探迷少不了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和“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的大作……

兴趣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喜欢读一本书,那么即便生词多、语法难、篇幅长,你依然能如饥似渴地“追”下去。我在透析的第一年就开读生词难度偏高、厚达530页的The Three Musketeers(《三个火枪手》的英译版)。它是外研社引进的“经典世界文学名著”丛书中的一本。记得那是在放暑假回家的火车上,我一向在颠簸的旅途中不看书,更没精神读很厚的文学作品,没想到无聊中翻了这本书的几页,就被“三个火枪手”和D'Artagnan(达达尼昂)的江湖传奇深深地吸引住了,一下子读了接近100页,简直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就从北京回到了广州。原来,作者大仲马是法国最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家,他的The Three Musketeers曾深深启发了金庸,后者继往开来,写了多部武侠经典小说。这么说来,The Three Musketeers才是正宗武侠作品啊!英雄美人、刀剑情仇,那些**气回肠的故事曾令无数少年沉迷书卷,现在武侠迷们可以读英文版的武侠小说了!青春偶像剧《流星花园》中红极一时的F4可能就是以The Three Musketeers中的四大高手为原型的:道明寺是Athos(阿多斯),花泽类是Aramis(阿拉密斯),西门是Porthos(波尔多斯),美作是D'Artagnan(达达尼昂)。F4的粉丝若不信,欢迎读完此书后再来同我争论。

我最欣赏的英语名句是:“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只要目的正当,可以不择手段。)因此,为了激发阅读兴趣,我们甚至可以读曾遭禁数年的小说Lady Chatterley's Lover(《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性学名著”Tropic of Cancer(《北回归线》)。有人说,Tropic of Cancer是一本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读的“神作”,对此请读者自行判断。无论如何,这些都是精彩的英文原著,能强烈地吸引你阅读——我读Lady Chatterley's Lover的时候,就创造了一天读130页的个人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