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有光,靈魂有香:20位民國女子的人生圖鑒

最高級的悅己,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字體:16+-

因為不滿袁世凱政府的獨裁專製,以及袁世凱的複辟野心,呂碧城毅然辭職,決定下海經商。

她將上海當作自己經商開始的地方。在十裏洋場的上海灘,呂碧城的特立獨行與奇特裝扮,絲毫不顯得誇張。憑借過人的膽識,以及優雅的談吐、出色的社交能力,呂碧城隻用了短短三年時間,就積累了不少的財富。

金錢並不能讓呂碧城滿足,她想要的,是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她決定出國留學,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學與美術。在國外求學期間,呂碧城還兼任上海《時報》的特約記者,將自己在國外的見聞寫成文字,與國人分享。

學成歸來之後,呂碧城隻在國內短暫停留,之後便開始遊曆歐美。她將自己的半生經曆凝聚於《歐美漫遊錄》(又名《鴻雪因緣》),先後在北京《順天時報》和上海《半月》雜誌上連載,獲得了極其熱烈的反響。

無論是為命運出逃,遠赴異地謀生的無助女子,還是在報社工作的獨立新女性,再到袁世凱總統府秘書、女子學校校長,最後成為一名商人,她將人生中的每一個角色都詮釋得極其出色,當一個女人的生活足夠精彩,愛情便早已不是必需品。

呂碧城最喜歡遊曆中國的名山大川,壯闊的景色總能激發她的無限靈感。她的許多詩詞便是在遊曆的過程中誕生的。她不僅是詞人,還是藝術家,甚至還成為服裝設計師,經常為自己設計晚禮服。

用“腰纏萬貫”來形容當時的呂碧城,毫不誇張。在出國留學之前,她連續三次給紅十字會捐款,每一筆都是不小的數目。在那個年代,呂碧城已經擁有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她的捐款都用來做這方麵的宣傳。

她不是那種傾盡身家做慈善的人,一麵做著慈善,一麵也要保證自己奢華的生活。在上海威海衛路與同孚路之間,呂碧城擁有一座豪宅,裏麵布置得富麗堂皇,西洋家具應有盡有,她甚至雇用了印度巡捕為她看門,出入都有汽車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