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導以前,得先令學生預習。預習原很通行,但是要收到實效,方法必須切實,考查必須認真。現在請把學生應做的預習工作分項說明於下。
一、通讀全文
理想的辦法,國文教本要有兩種本子:一種是不分段落,不加標點的,供學生預習用;一種是分段落,加標點的,待預習過後才拿出來對勘。這當然辦不到。可是,不用現成教本而用油印教材的,那就可以在印發的教材上不給分段落,也不給加標點,令學生在預習時候自己用鉛筆劃分段落,加上標點。到上課時候,由教師或幾個學生通讀,全班學生靜聽,各自拿自己預習的成績來對勘;如果自己有錯誤,就用墨筆訂正。這樣,一份油印本就有了兩種本子的功用了。現在的書籍報刊都分段落,加標點,從著者方麵說,在表達的明確上很有幫助;從讀者方麵說,閱讀起來可以便捷不少。可是,練習精讀,這樣的本子反而把學者的注意力減輕了。既已分了段落,加了標點,就隨便看下去,不再問為什麽要這樣分、這樣點,這是人之常情。在這種常情裏,恰恰錯過了很重要的練習機會。若要不放過這個機會,唯有令學生用一種隻有文字的本子去預習,在怎樣分段、怎樣標點上用一番心思。預習的成績當然不免有錯誤,然而不足為病。除了錯誤以外,凡是不錯誤的地方都是細心咬嚼過來的,這將是終身的受用。
假如用的是現成教本,或者雖用油印教材,而覺得隻印文字頗有不便之處,那就隻得退一步設法,令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對於分段標點作一番考核的功夫。為什麽在這裏而不在那裏分段呢?為什麽這裏該用逗號而那裏該用句號呢?為什麽這一句該用驚歎號而不該用疑問號呢?這些問題,必須自求解答,說得出個所以然來。還有,現成教本是編輯員的產品,油印教材大都經教師加過工,“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豈能完全沒有錯誤?所以,不妨再令學生注意,不必絕對信賴印出來的教本與教材,最要緊的是用自己的眼光通讀下去,看看是不是應該這樣分段,這樣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