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讀書

02

字體:16+-

又如詩集,若是個人的專集,按寫作年月,順次看詩人意境的擴大或轉換,風格的確立或變易,是一種讀法。按題材歸類,看詩人對於某一題材如何立意,如何發抒,又是一種讀法。按體式歸類,比較詩人對於某一類體式最能運用如意,傾吐詩心,又是一種讀法。以上都是分析研究方麵的事,而文學這東西,尤其是詩歌,不但要分析地研究,還得要綜合地感受。所謂感受,就是讀者的心與詩人的心起了共鳴,仿佛詩人說的正是讀者自己的話,詩人宣泄的正是讀者自己的情感似的。閱讀詩歌的最大受用在此。通常說詩歌足以陶冶性情,就因為深美玄妙的詩歌能使讀者與詩人同其懷抱。但是這種受用不是沒有素養的人所能得到的;素養不會憑空而至,還得從分析的研究入手。研究愈精,理解愈多,才見得紙麵的文字一一是詩人心情動**的表現;讀它的時候,心情也起了動**,幾乎分不清那詩是詩人的還是讀者自己的。所讀的若是總集,也可應用類似前說的方法,發現各代詩人取材的異同,風格的演變,比較各家各派意境的淺深,抒寫的技巧;探討各種體式如何與內容相應,如何去舊而謀新:這些都是研究的事,唯有經過這樣研究,才可以享受詩歌。我國曆代詩歌的產量極為豐富;讀詩一事,在知識分子中間差不多是普遍的嗜好。但是就一般說,因為研究不精,感受不深,往往不很了然什麽是詩。無論讀和寫,幾乎都認為凡是五字一句,七字一句,而又押韻的文字便是詩;最近二十年通行了新體詩,又都認為凡是分行寫的白話便是詩。連什麽是詩都不能了然,哪裏還談得到享受?更哪裏談得到寫作?中學生固然不必寫詩,但是有享受詩的權利;要使他們真能享受詩,自非在國文課內認真指導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