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寫作的秘密:大師教你寫作文

第一章 作者應有的態度

字體:16+-

文章有內容和形式兩方麵,前麵已經講過。所謂好文章,就是達意表情,使讀者讀了以後能明了作者的本意,感受到作者的心情的文章。應當怎樣作法才能達到這種地步,這個問題包含很廣,實不容易;但綜合起來,最要緊的基本條件卻有兩個:(1)真實;(2)明確。

(1)真實 文章是傳達自己的意思和情感給別人的東西。倘然自己本來並無這樣的意思和情感,當然不應該作表示這樣的意思和情感的文章,不然便是說誑了。近來,許多青年歡喜創作,卻又並不從現實生活上切切實實地觀察體驗,所以雖然作了許多篇東西,卻全同造謠一樣,令人讀去覺得非常空虛。“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後緯成,理定而後辭暢:此立文之本也。”所以作文先要有真實的“情”,才不是“無病呻吟”。所謂“真實”,固然不是開發票或記賬式地將事實一件一件地照樣寫出,應當有所選擇;但把很微細的事物說得很誇張,把很重大的事件說得很狹小,或竟把有說成無,把無說成有,都不免成為虛空。

雖然文章是表現作者的實感,往往有擴大、縮小的事實,而同一事物看大、看小也隨人隨時不同;但這是以作者的心情做基礎,不能憑空妄造。用一塊錢買一件東西,是一樁很簡單的事;但因時間和各人的情形不同,有的人覺得便宜,就說:“不過花一塊錢。”有的人覺得昂貴,就說:“這要一塊錢呢!”心情完全不同。但都是真實的,所以沒有不合理的地方。“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朝如青絲暮成雪”“邊亭流血成海水”,這類名句所以有價值,就因它們是表現作者的實感。倘若並沒這樣的心情,徒然用這樣筆法來裝飾,便是不真實。

(2)明確 文章要能使讀的人了解,才算達到作文的目的,所以難解及容易誤解的文章,都不能算是好的。古來的名文中,雖也有很深奧、晦澀,非加上注解不能使人明白的,但這不是故意艱深,使人費解。所以這樣有兩種原因:一是它的內容本來深奧;二是言語隨著時代變遷,古今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