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漫話

02 常蚊和瘧蚊

字體:16+-

蚊是最普通的吸血性雙翅類的昆蟲。種類倒並不像想象中這樣多,全世界的既知種,也不過1000種,同種異學名的不少,竟有一種而得了三四十個異名的——熱帶多些,寒冷地方較少,但也有分布全世界的種。

學術上所稱的蚊科(Culicidae),是把吻長、翅和體表有鱗片的雙翅類昆蟲都包含在內,其中原有許多非吸血性的;為了區別起見,又把吸血性的蚊,歸入蚊亞科(Culicinae)。我們普通所說的蚊,就是屬於這亞科內的。

蚊亞科又可分為兩類:一是瘧蚊類(Anophelini);一是常蚊類(Culicini),含著瘧蚊以外的大部分。溫帶地方,瘧蚊的種類極少,數目也少,幾乎全是常蚊類。熱帶地方,瘧蚊的種類雖不少,但和常蚊類的比較起來,卻仍舊是少得多,而且數目方麵也同樣少。

雄蚊

雌蚊

瘧蚊因為能傳播瘧疾,所以大家都頗注意,其實常蚊也不能忽視,像黃熱病、發疹熱等,都是由常蚊傳播的。豹腳蚊傳播的黃熱病尤其算一種極凶險的傳染病,幸而分布的地域不廣,亞東方麵簡直可說毫無關係。

瘧蚊類和常蚊類,在習性和形態方麵,有顯著的差異,無論幼蟲時代、成蟲時代,都容易看出。現在簡單地說明如下:

成蟲的頭部,吻在中央,兩側有觸角和觸須。觸角上各節的毛,兩類中都是雄的較長。觸須卻可以作為區別兩類的特征,就是:瘧蚊類的雌蚊,觸角差不多和吻同長。常蚊類的雌蚊,都比吻要短得多。雄的,在瘧蚊類中,也大略和吻同長,但末節膨大;常蚊類中,雖長的短的都有,但末節都不膨大。靜止在直立麵和平麵時的姿勢,兩類也有顯著的不同:常蚊類身子多和麵平行,瘧蚊類多呈(與)45度相近的角度。

瘧蚊類的卵,黑色,呈紡錘形,平鋪地浮在水麵。產時是一粒一粒地產下,但多數又集成稀疏的麻葉形。常蚊類中也有產和瘧蚊相似的卵,像草蚊類,但大多數多呈酒瓶狀或棍棒狀,粗粗的下端,有浮遊具,使它直立在水麵,顏色是黑褐。產時也不是一粒一粒地產,一次產下的卵,全體附在側壁,呈紡錘形,兩端微微向上翹,和獨木船相似,所以在歐西叫作“卵舟”(德語是Eierkahnchen,英語是rafts)。瘧蚊類的卵,在自然界中不容易看到,而常蚊類的卵舟,倒是常常有得遇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