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偶的复活

3

字体:16+-

Die St?dteordnung von 1808 und die Stadt Berlin——大体可译为《1808年的都市条例和柏林市》。作者是卡尔·克劳塞维茨,出版于1908年。

为了写论文,这是必须读完的一本著作。

随便填饱肚子后,拓也便快步来到书房,翻开书桌上的复印文件。

拓也喜欢读书,也喜欢创作。以前他就很擅长写文章。

曾经有一段时间,大概是小学四五年级到上高中之前,他经常把脑海里幻想的种种故事写下来,整理成各类文章,如童话、科幻小说等,然后拿给小伙伴们阅读,当时很受追捧。

但是自从意识到要考高中,这个爱好便被扼杀。与此同时,他的兴趣也由空想的故事转变为有现实意义的历史,考大学时更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学院的史学专业。

这是考进大学后拓也第一次埋头苦干,而且是打着“写论文”的旗号。他心里没底,便去向研究生前辈们请教。前辈们说,必须先确定好题目,攻读一两本相应题材的著作,之后写出来的论文差不多就能通过考试。

说起论文,充其量不过是两万字左右,具体来说应该是每页四百字的稿纸写个五十来页,这也没什么难的,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应付。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这本德语原著。

书相当厚,而且是全编,纯德语——那种“哥特体活字”。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真的很难。拓也翻着字典,啃着铅笔,才看了两三页就有些喘不过气。

下午四点半——

虽已临近傍晚,太阳还是高高挂着,天气也不错。拓也想出去散散步。

与在书桌旁挨时间不同,拓也脑海里一蹿出这个想法,随即起身走向大门,一分钟都不耽搁。

日照仍然很强,空气却很清新,时不时还有凉丝丝的风吹来,沁人心脾。拓也踱步在树荫下,才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没有沥青、柏油路的夏天是多么惬意。

伴随着蝉鸣声和叽叽喳喳的鸟叫,拓也漫步到湖边。湖虽然小,却更显深邃。他一边欣赏着湖面风光,一边不自觉地来到昨天经过的地方。

(那两个孩子……)

拓也不由得想起昨天的事情。

(那栋洋房……)

他想起两人看到奔驰车停在前院时的反应,恐怕那时两人就已猜到父亲会(像以前一样?)大发雷霆吧。

为什么园城寺准雄会用如此残酷无情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呢?为什么要对那么漂亮老实的孩子甩耳光……

如果说那是他的教育方式,也太过火了吧,拓也总觉得哪里别扭。

似乎有些地方说不过去,但具体是哪里呢?

那两个孩子也给他同样的感觉。

他们确实很漂亮,就像天使,或者说像森林中栖息的精灵一般……

尽管如此(不,也许正因为如此),每当想起两个孩子的样貌,拓也的内心深处总有一股莫名的嘈杂在涌动,很奇怪,也很危险。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拓也左拐进入森林。湖边有条笔直的小路,有些狭窄,只容得下一人行走。

突然,关于这条小路的零碎记忆闪过脑海。

——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一个十二岁的少年,独自一人沿着这条小路行走……

他想继续跟随记忆进行场景描摹,从位置上来看,这条小路似乎是通向园城寺家。

最终他还是没走那条路,而是沿着昨天来时的路前行,因为他需要确认一些东西。

道路两旁还是一片郁郁葱葱,他略微加快脚步,目光触及地面时,还依稀可见几条车轮轧过的痕迹。

(时间再充裕些就好了。)

他说的是那位家庭教师——龙川遥佳在他家待的时间。

虽然只有简短的几句对话,拓也却觉得她很有魅力。身材瘦小,长相可爱,正是他喜欢的类型,而且她看起来很聪明。

(还有……)

抛开她自身的优点不说,关于雇用她的那家人,他还有很多东西想问问她。

园城寺准雄是什么背景,为什么会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建造这般奢华的别墅?

那栋别墅里住着多少人?

实矢和麻堵、名叫“雅代”的中年妇女(园城寺准雄口中的“妹妹”)、用人佐竹和他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应该也在吧。还有,昨天和两人一起玩的叫“小亚”的孩子?

他已经完全忘记刚才那些蹩脚的哥特体活字,开始专注地思考那栋豪宅的事情。

不一会儿,他便来到昨天驻足的地方,从右手边的森林缝隙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白色洋房的后面。拓也停下脚步,抻着脖子往那边眺望。

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最靠边的那扇窗户,二楼右手边……

(——还在那里。)

拓也想确认的就是这个。

今天比昨天稍微晚一些,但是今天也在——一样的轮廓,一样的位置。他只是抱着侥幸来到这里,却没想那个人影依旧在那儿——

坐在窗边,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