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孩子不生病

孩子便血都有哪些问题?

字体:16+-

孩子大便出血,这一定是一个让家长紧张的问题,虽然大部分都是因为便秘导致的肛裂引起的,但是也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容忽视,家长也一定要了解,以免耽误病情。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小儿便血。

小儿便血是指孩子排出的大便中带血的现象。便血是许多疾病都可能出现的症状,整个消化道出血,都可表现出便血。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及下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多伴有呕血,表现为柏油样大便;下消化道出血,便血呈鲜红或暗红,量不等。长期便血、反复便血可引起小儿贫血及营养不良。

那么会有哪些疾病会导致便血呢?

(1)肛裂:是小儿便血最常见原因之一,多发于便秘,出血多在大便表面,或者可在尿不湿上看到血丝,肛周皮肤可看到裂纹。

治疗关键在于止痛、促进溃疡的愈合,对于急性肛裂患儿可通过保守治疗,如调整饮食、大便软化剂、温水坐浴及外涂红霉素眼膏等来治疗。

(2)肠套叠:肠套叠是肠段进入相邻肠管的内陷,可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果酱样血便、腹部腊肠样包块(见肠套叠板块),出现类似症状,应立即就医。

(3)肠息肉:儿童多见,直肠息肉引起的便血为间歇性出血,量较少,不伴有腹痛,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位于结肠近端的息肉便血可呈现暗红色,与粪便相混。就医可做肠镜来确定并摘除。

(4)肠炎: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引起,表现为便血量比较少,大便带有血丝,可随着过敏及肠炎的好转而逐渐消失。

(5)上消化道出血:包括胃、十二指肠的炎症、溃疡出血,多伴有呕血,大便呈柏油样。

(6)Meckel憩室:胚胎发育中,闭塞和吸收过程中发生障碍,导致卵黄管肠端未闭合而形成。表现为无痛性血便,颜色暗红,严重者可伴有不同程度失血性贫血。

(7)肠扭转:可在肠旋转不良、肠道或肠系膜肿物、肠粘连等基础上发病,多伴有腹痛、呕吐、腹胀等。

(8)过敏性紫癜:自身免疫导致的血管炎,可出现便血伴有明显腹痛,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大量鲜红色血便或黑便。

(9)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维生素K缺乏、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也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

就医原则

小儿便血出血量较多、较急,伴有呕血、呕吐、腹痛、发热等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