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孩子不生病

第七章 让孩子健康过好一年四季

字体:16+-

春夏养阳,提高儿童免疫力

中医“治未病”的观点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春夏养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已经成为家长们给儿童养生的共识。

如何给孩子养生呢?大家可能经常会听到“春夏养阳”四个字。春夏养阳,这是源自《黄帝内经》的一句话,这也是中医春夏养生的基本指导思想。四季更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属阳,秋冬属阴,中医认为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所以要“春夏养阳”。

阳气对于人体来说,就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能量。阳尽则人衰,而阳气足的孩子,抵御外邪的能力也强,不会轻易被外邪入侵。

古人认为,外向的、温热的、向上的、兴奋的都属于阳,这一中医观点,其实也是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比如:春夏季节我们就应该多喝热水,不食生冷。我在门诊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怎么昨天才吃了一个冰棍,今天就发热了?”“怎么昨天刚喝了一罐冰可乐,今天就咳嗽了?”其实这些问题我们最该问问自己,“逆天而行”,孩子又怎么会不生病呢?

尽量使我们的身体与外界达到统一,这就是中医讲的“天人合一”整体的概念了。很多家长在暑假都给孩子报了游泳班,孩子一游泳就是很长时间,而且水往往是冰凉的。父母想通过游泳来增强孩子的体质,其实这本身也是违背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论。

那么我们春夏养阳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 春夏养阳,切忌贪凉

阳热阴寒,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贪凉就容易导致阴邪侵犯身体,在乍暖还寒的春天偶感寒凉,这就属于阴邪,尤其是对脾胃虚弱的儿童,可能伤及机体的阳气。所以在吃、穿方面一定要注意,不要过于凉爽,遏制了我们人体的阳气。

只有体内保持了充足的阳气,在寒冷的秋冬季节,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完善,肌腠毛孔闭合,阴寒之邪也就少了很多可乘之机。

2. 春夏养阳,重在运动

阳主动,动则升阳,所以养阳就是要让孩子适当运动。

开春过后,天气渐暖,很适合一家人踏春旅游,这对于老人、小孩都是很有益处的。一方面能感受到春日的暖阳、和煦的微风,另一方面还能感受到万物萌动的生气,清扫秋冬的肃杀之气。尤其对于不爱运动、情绪低落、性格内向、肝气不疏的孩子非常适合。

运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譬如跑步、爬山、放风筝、骑单车、打球、跳绳,这些对于小朋友而言,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运动后会出汗,其实也是排出湿气、阴寒之邪的一种方式。所以,运动虽然劳累,但运动结束之后我们反倒觉得轻松舒爽,也就是阳气得到更好的散发,也是在养阳。

3. 春夏养阳,睡补胜食补

对于小孩子来说,食补不如睡补。孩子在睡眠中,生长激素分泌最多,因此,孩子睡得好,身高都不会太矮。在春季,家长除了要让孩子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睡好午觉。根据《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的原则,春夏两季,同时,根据“子午流注”的养生理论,正午时分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这时候午睡可以让阳气休息,起到“养阳”的效果。午睡时间通常不用时间太长,半小时左右为宜,更利于养护好阳气,并促进阴阳二气的调和。

总之一句话:儿童养生,请做好春夏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