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養陽,提高兒童免疫力
中醫“治未病”的觀點現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春夏養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已經成為家長們給兒童養生的共識。
如何給孩子養生呢?大家可能經常會聽到“春夏養陽”四個字。春夏養陽,這是源自《黃帝內經》的一句話,這也是中醫春夏養生的基本指導思想。四季更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屬陽,秋冬屬陰,中醫認為養生要順應自然規律,所以要“春夏養陽”。
陽氣對於人體來說,就是維持生命活動的一種能量。陽盡則人衰,而陽氣足的孩子,抵禦外邪的能力也強,不會輕易被外邪入侵。
古人認為,外向的、溫熱的、向上的、興奮的都屬於陽,這一中醫觀點,其實也是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比如:春夏季節我們就應該多喝熱水,不食生冷。我在門診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怎麽昨天才吃了一個冰棍,今天就發熱了?”“怎麽昨天剛喝了一罐冰可樂,今天就咳嗽了?”其實這些問題我們最該問問自己,“逆天而行”,孩子又怎麽會不生病呢?
盡量使我們的身體與外界達到統一,這就是中醫講的“天人合一”整體的概念了。很多家長在暑假都給孩子報了遊泳班,孩子一遊泳就是很長時間,而且水往往是冰涼的。父母想通過遊泳來增強孩子的體質,其實這本身也是違背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論。
那麽我們春夏養陽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 春夏養陽,切忌貪涼
陽熱陰寒,陽勝則熱、陰勝則寒。貪涼就容易導致陰邪侵犯身體,在乍暖還寒的春天偶感寒涼,這就屬於陰邪,尤其是對脾胃虛弱的兒童,可能傷及機體的陽氣。所以在吃、穿方麵一定要注意,不要過於涼爽,遏製了我們人體的陽氣。
隻有體內保持了充足的陽氣,在寒冷的秋冬季節,機體的自我保護能力才能完善,肌腠毛孔閉合,陰寒之邪也就少了很多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