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希望孩子不生病

意外伤害的危害有多大?

字体:16+-

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我先给大家看下意外伤害的数据。

从20世纪70年代末,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儿童总死亡排序中,意外死亡就一直占据首位。而早在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意外伤害是世界各国0~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是致伤、致残的主要原因。

最新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在我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亡原因总数的26.1%,也就是说,每100名死亡儿童中,就有26个儿童死于意外伤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快速递增。

近年来,5岁以下儿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意外死亡均为第一位死因。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家长们更揪心了。但焦虑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的是了解儿童发生意外的各种特征,并学习应对知识和方法。

儿童意外伤害的种类很多,不同年龄的儿童发生的意外伤害不同。

1. 新生儿及3个月内的小婴儿

这个阶段的宝宝活动能力差,不会翻身,因此不太会出现由于“顽皮”而导致的意外,一般来说,都是监护人出现了疏忽,才会让宝宝出现危险。

比如,由于喂奶方法不当,吃奶后仰着身体,当宝宝漾奶及吐奶时,吸入气管,造成窒息死亡。

或者,宝宝与母亲同盖一个被子,含着母亲**睡觉时,被母亲的**或者盖着的被子捂住鼻子而造成窒息;又或者,母亲在和宝宝同睡时,母亲的背、臂堵住小婴儿的口鼻部,也容易造成窒息;此外,小婴儿趴着睡时堵住口鼻,也可能造成窒息。因此,宝宝睡眠时,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新生儿期的小婴儿,因为太脆弱了,我们的预防措施要更细致一些。

要用正确的喂养方式,防止宝宝溢奶;在喂奶后,将宝宝竖着抱起来,让宝宝的头倚靠于母亲的右肩,并轻轻地自下而上拍背,直到宝宝排气。

宝宝睡觉的姿势:尽量要让头略抬高,保持侧睡状态,可以防止溢奶时奶水从口流出来发生呛奶。如果发现婴儿溢奶,也应迅速地将宝宝的头偏向一侧,使溢出的奶流出来,以免奶水流到气管里而引起窒息。

成人不宜将宝宝搂抱在怀中睡觉,如果不注意,容易不小心捂住宝宝口鼻,造成宝宝窒息死亡。

如果是3个月已会翻身的婴儿,独自睡觉时要多照看,以免宝宝翻身趴着睡觉,导致窒息。

对于小婴儿,不要使用过大的枕头,防止枕头堵住婴儿的口鼻而造成窒息。

婴儿睡觉时,不要在头上方悬挂被子、头巾等东西,因为小宝宝有时会用手去抓,万一抓下来,很容易盖住口鼻引起窒息。

此外,一定注意宝宝独处的时间不能太久,即使在睡眠中,也应不时去查看;晚上睡觉时,也要定时去观察宝宝的情况。

最后,冬季保暖时热水袋、电热毯、炕等温度过高,易造成宝宝烫伤,要慎用。

2. 会爬行的婴儿

如果宝宝会爬了,易从**摔下造成颅脑损伤及其他外伤,因此父母必须时刻盯着。

此时,宝宝也会开始学吃食物,有时候会抓其他东西食入,这样就很容易造成误食或气管异物吸入,家长也应多注意。

3. 1~3岁的幼儿

1~3岁的幼儿已开始在地上行走及初具行动的能力,但此时宝宝动作的协调性差、逃避能力差,是意外伤害发生较高的年龄段,极易发生各类外伤,如脱臼、骨折、烧烫伤。气管、耳及其他部位意外伤害在此年龄段发生概率最高。

4. 学龄前儿童

4~6岁的学龄前儿童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增大,求知欲强,又受好奇心的驱使,愿意探索其究竟,例如往窗外观望、随便吃药物及食品、触摸电器、玩火等,所以容易发生严重的外伤、急性中毒、触电、坠落伤及烧伤等。

5. 学龄儿童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活动能力、协调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发展,但自控能力和应急能力较成人差。这段时期孩子打闹、在公路及马路上玩耍、在池塘中游泳,易发生外伤、交通事故、溺水等。

了解了以上每个阶段的孩子最容易发生的意外情况,家长就要根据自家孩子年龄段,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孩子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非常多,此处不再赘述,家长进行意外预防的主要原则,就是让孩子远离危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