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安全感够了,孩子的表现就好了

字体:16+-

2017年年底,团队小伙伴策划了一个主题,让我完成一次“糕妈与糕妈”的对话。

这是一场特别的拍摄,没有台词、脚本,导演让我分裂成两个人自由发挥:一个是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我,一个是在职场里拼命奔跑的我。

两个“我”当时都哭得不能自抑,职场那个我更是一直在说“对不起”。

那段时间,公司进入快速成长期,我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接连不断的加班、出差、开会。而同时,年糕也在飞快地长大,经历着很多他人生的重要时刻。

别人问了我很多遍的那个问题,我也问了自己很多遍:“你总是不在孩子身边,会破坏他的安全感吗?还是个好妈妈吗?”

撕裂了许多次,从纠结到笃定。现在的我,有了一个肯定的答案:陪伴并不是以时间长短来衡量浓度,再忙,我也可以做个好妈妈。

提前告知+保持联结,给孩子满满的确定感

面对与孩子暂时分离的情况,要想让孩子情绪稳定、有充分的安全感,家长自己首先要心态良好,不要把和孩子分离想得太过严重。在不得不面对分离时,很多妈妈因为怕孩子哭,就会趁他不注意偷偷溜走,或者骗他马上就回来。殊不知,偷偷溜走、胡乱许诺只会更加伤害孩子的安全感。甚至,面对分离,有些妈妈比孩子哭得更崩溃,这更会让孩子对分离感到焦虑。

情绪是会传染的,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自家长。当家长提前告知孩子自己要去哪儿,再平静而坚决地和他告别,同时,如果向他承诺了什么时候回来,就一定要做到,如此孩子对于分离或许就不会那么焦虑。

当年糕开始理解“妈妈要去出差几天”这件事时,他突然有了许多小情绪:突然开始黏着我不放、莫名其妙地撒娇或者发脾气,晚上也要哄很久才能入睡。

我知道,他是在害怕妈妈“突然不见了”。

其实,伤害孩子安全感的,并不是和妈妈某段时间的分离,而是和妈妈之间联结的突然中断,“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的不确定性,这些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焦虑。

要消除孩子的不安,就要保持亲子联结的不中断。

所以每次出门,我都会提前做准备,告诉年糕我的出行时间和行程表,每天在哪里、在做什么;出门后,即便不在他身边,我也可以用别的方式来陪伴他。

年糕小时候,我出门前会给他录音频;大一点了,我就让他每天到指定的地方找一个“礼物”:厨房的第几层柜子;某个电饭锅里藏着一本书,书上贴着我们的“暗号”。

找到指定的“礼物”,他就能看到我的留言:宝贝,妈妈今天在北京,在做什么什么事……

再比如我的一个朋友,每次出门前,她都会提前给儿子准备很多小字条,让老公每天读一张给孩子听。

这些小小的举动,会让孩子觉得:虽然妈妈很忙,但也很想我。

比起视频电话,这些看似古老的方式有着一种很有价值的仪式感,让孩子觉得:这是妈妈特地留下来的“爱的证据”,这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妈妈一直在想着我呢!

这一段音频、一张字条带给孩子的,是满满的确定感。

跟孩子聊聊你的工作,他会理解并坦然面对分离

2018年,我比前一年更忙了。

有段时间,因为连着几天没来得及赶回家陪年糕吃晚饭,他有点生气。于是有一天晚上,我特意推掉了所有的会议和工作,和年糕像成年人那样认真地谈了一次话。

我们谈的主题是:为什么我比别人的妈妈都要忙?

我先给年糕看了一张照片,那是一个贫困山区的小姑娘。

我告诉他:“这个小姑娘叫云云,她妈妈生病了,她爸爸长期在外地打工。云云很爱看书,她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大熊爸爸的故事。她希望爸爸能抱抱她、陪陪她,可是快过年了,她的爸爸也不一定能回家。妈妈最近很忙,就是为了给云云这样的孩子去送书,陪她看看书,抱抱她。我们还给她送了一个大熊爸爸呢,她可开心了。”

我还告诉年糕,像这样的事情,我还做了很多,每一件事,都会帮到很多的妈妈和孩子。

“但无论妈妈多忙,你都是我最重要的一部分。就像现在,我本来应该在开会,等一下我也还是要回去工作。可是,只要有可能,我一定会优先回来陪你,因为你在妈妈心中最重要。”

这是我酝酿许久的、和儿子最郑重的一场谈话。

我像和好朋友聊天一样,和他分享着我的工作、我的努力、我的苦恼和开心,希望他能像好朋友一样理解我、支持我。

我不知道这一番话,5岁的年糕能理解多少。在我满心忐忑的时候,年糕想了一下,对我说:“妈妈你蹲下来。”

然后,他过来抱了抱我、笑了笑,蹦蹦跳跳跑开了。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和年糕一起成长了。

归根结底,父母的爱,才是孩子安全感的坚实后盾。当这份爱足够多,我们在和孩子分离时,孩子才不会因为缺失爱而心生焦虑。这就好比我们的银行账户,只有余额充足,我们在需要的时候才能随意支取。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就像这情感账户,只有用满满的爱保证“情感账户”余额充足,才能让孩子不惧分离,拥有踏实的安全感。

比如有时候,我接连几天不在家,就会早早为回去后的陪伴做安排。在陪伴年糕时,我会全情投入,陪他去一些他之前想去的地方,做一些他想做的事情。我甚至会要求糕爸也来配合,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我对陪伴他的重视,从而将之前分离而消耗的“情感余额”及时补足。往情感账户充值的过程,就是对之前消耗的弥补,存得越多、归还得越及时,“信用额度”才会越高,和孩子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好。所以,一个聪明的妈妈,一定要及时找补。

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寸步不离地陪伴孩子,与其在不能陪伴孩子的愧疚中折腾自己,担心孩子离开自己没有安全感,不如给孩子充足的爱,让他知道,即使我们不在他身边,没有伴其左右,但我们的爱从未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