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周末,我帶年糕去商場,看到這樣一個畫麵: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在互動體驗區很投入地玩積木。這時他媽媽過來叫他走,他不肯,幾番拉鋸戰之後,媽媽直接走了,他隻好跟著走。我以為這場拉鋸戰就此結束,結果小家夥突然來了一句:“我再玩一分鍾嘛!就一分鍾!”本來堅決要走的媽媽,這時突然又同意了。然後她走去別的區域逛,爸爸則留下來,看著接著回去玩積木的孩子。
一分鍾過去了,五分鍾過去了,爸爸終於耐不住性子站起來:“時間到了,快走了!”
“媽媽說讓我再玩一分鍾!”
“你已經玩了一分鍾了。”
“我再玩一分鍾,哦不,三分鍾嘛!”
“那你快點。”
一番討價還價之後,爸爸又坐回去了。
又五分鍾過去了,爸爸站了起來:“走了,媽媽不等我們了!”
“我再玩三分鍾,哦不,十分鍾嘛!”
“好吧好吧,那你快點!”
爸爸再次坐回去了……
因為有事離開,我沒看到之後這對父母用了什麽方法讓孩子離開。但可以預料的是,最終很可能少不了孩子的一番哭鬧。
這對父母看起來很寬容、很有耐心,其實犯了教養的大忌:沒有原則,說到不做到。正是因為對約定一再妥協,孩子才會越來越不遵守規則。
當很多家長,特別是老人,在抱怨孩子“講的話根本不聽”的時候,真的應該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一再讓步,才換來了孩子的得寸進尺?
千萬不要覺得讓讓孩子隻是小事,小時候沒有被約束的孩子,將來也很難成為一個能約束自己的人。
給孩子立規矩,無論是對父母,還是對孩子,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花時間訓練,讓孩子理解規則
孩子有了活動能力但還不太利索的時候,最讓家長們頭疼。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沒有任何危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敢於挑戰一切能挑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