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第一位

字体:16+-

糕爸“宠妻狂魔”的形象深入人心,是在公司的新员工培训上。

当时他给小伙伴们讲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提到要怎么区分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重要不紧急、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项时,就问了一个问题:“老婆来电话,是属于哪一个?”

当时大家交头接耳,大多选了后两者,这时候糕爸大手一挥,说:“错!老婆的电话,永远都是属于紧急重要的!”

自此一语成名。

于是有小伙伴说:“我们上班最省的就是饭钱,毕竟吃狗粮就够撑的了。”

虽然这么说有点不好意思,但我从来都不耻于承认,我就是一个全心全意爱老公、依赖老公的中年妇女。不管是在兵荒马乱的创业中,还是在鸡飞狗跳的生活里,我始终相信,应该花时间关注伴侣的感受,把认真维护夫妻关系放在心上。

如果说亲子关系对了,孩子的世界就对了;那么,夫妻关系对了,整个家庭就对了。

“先顾眼前”必将“追悔莫及”

曾经一个二胎妈妈跟我说:“两个孩子和一个孩子的最大区别,就是现在老公彻底不上我的床了。”

为了方便夜里照顾孩子,再加上觉得老公帮不上忙,她干脆和老公分房睡。

这种错我也犯过。年糕出生后的第一年,我和糕爸也曾分房睡。后来想起这段经历,我都会用“追悔莫及”来形容,因为这种做法实在是太容易把夫妻关系推进一个恶性循环了:男人不仅不分担夜里带娃的辛苦,也无法理解女人絮絮诉说的那些委屈,甚至还会反过来说:“不是你让我去睡书房的吗?”

我能理解把老公赶去另一个房间的妈妈们的那种心态:日子都已经忙乱成这样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把小孩顾好,夫妻的事情回头再说。

很多夫妻关系的隐患,往往就是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这种只能“先顾眼前”的局面里埋下的。

女人独自扛下了夜里照顾孩子的重任,希望能得到男人的理解、感激,但睡得好、吃得好的男人未必会领她的情。人和人的关系,更多是要在“患难中见真情”,不管是对带孩子这件事的投入上,还是夫妻之间的相互包容上,都是要在共同经历、付出之后,才能变得深刻起来。

现在年糕已经分房独立了,而我怀着二胎发糕,我们的大床边很快又会摆上一张婴儿床。但我最确信的一点是:所谓夫妻,一定要能吃到一个锅里,睡在一张**。

要保证夫妻情感账户余额充足

“我老婆在跟我冷战。”

团队里有个男同学有一次和我们说起他的故事——

他老婆学历高、长得漂亮,当年很多人追,却选择了跟他裸婚,婚后又和他一起扛房贷,他很感激,也很爱他老婆。孩子八个月大的时候发高烧,他在出差,他老婆要上班、送孩子去医院、护理生病的孩子,那些日子过得心力交瘁。等他出差回来的时候,他老婆崩溃地控诉道:“我这么活着到底是图什么?”他们因此陷入了冷战。

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很辛苦,我也一样啊,而且,大家不都是这样过的吗?”

我告诉他:“你是很重视你老婆,但是你没有把你老婆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我告诉他一个概念:夫妻情感也有一个账户,需要不断往里存入感情,这样在面对问题时就可以救急。

在生活的战壕里,很多人都会这样——囿于眼前,每天睁开眼就是工作生活、孩子老人,总觉得伴侣是和自己一起扛枪的战友,虽然心里知道伴侣很重要,却并没有过多关注伴侣的感受。这样日复一日地消磨,夫妻关系变成了一种按部就班的无聊秩序,夫妻情感账户只有支取,没有存入。

我和糕爸在婚后头两年就是这种状态,我偶尔会抱怨:“以前你还会给我送礼物,现在怎么啥都没有了?”

糕爸就会像这世上大部分男人那样说:“老夫老妻了,还要这样吗?”

这种被忽视的感受,让我在婚姻里也曾经变成一个怨妇,总是疑神疑鬼,把糕爸的漂亮女同事当成假想敌,也曾经发出那样的疑问——我这么活着到底是图什么?

后来我明白,夫妻之间,除了一起照顾老小、维持家庭的恩义,还需要有“爱慕”。这种爱慕,就是超越日常生活的、脱掉各种身份之后,眼里还能看到彼此,觉得对方有动人之处的爱意表达。

我从来不吝啬对糕爸表达我的爱慕,糕爸呢?作为一个笨拙的、粗线条的理工男,他也一直在努力:每次我生日、各种纪念日之前,他就开始到处找人咨询该给我送啥。我当然也很辛苦的,我最辛苦的部分就是得一直装着不知道,拿到礼物还得表现出一脸喜出望外的惊喜、不可思议的感动……非常考验演技啊!

至于那位小伙伴,因为我和糕爸的示范,后来他做了一件特别棒的事情:每年策划一次夫妻单独旅行,当作对情感账户的存入。

爸爸妈妈才是不可分开的

很多人会觉得,有了孩子就该跟恋爱时不一样了,就该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把孩子扔在家里自己出去玩,不是不负责任吗?

我从来不这么想。放假的时候我们去住山里的民宿,朋友说可以散步去看花田,我和糕爸手牵手就走了,年糕小朋友自觉地屁颠颠跟在后头。朋友开玩笑说:“你们两个人,怎么整天搞得像在拍偶像剧一样!年糕好像是多余的。”

我理直气壮地说:“对啊,在我们家,年糕很清楚爸爸妈妈才是不可分开的。”

在年糕面前,我们从来都毫不克制地表达对彼此的维护、爱慕和思念。

年糕有时候笨手笨脚撞到我,糕爸就会说:“你应该小心一点,要是妈妈受伤了,我会很心疼。”

糕爸出差时,我会对着年糕絮叨:“爸爸正在演讲呢。”“不知道爸爸吃饭了没。”“我好想他啊!”……

这些表达,并没有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重要、被冷落,而是让他体会到父母相爱,从而给他带来丰沛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有时候我们在年糕面前拥抱亲吻,他就会冲过来说“我也要”,于是我们三个人抱在一起,这时年糕会开心地说:“我们变成三明治啦!”

我就会问他:“你今天是火腿还是煎蛋啊?”

这个游戏我们能玩很久。

我们还有一个属于三个人的睡前仪式——连环亲,三个人围成一圈亲脸蛋,年糕还会经常鸡贼地多亲我一下,得意扬扬地向爸爸炫耀:“我比你多亲了妈妈一下噢!”

有句话说“父母相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我们是因为相爱才结合、建立家庭、养育孩子的,爱是一切的根源和起点。这样的家庭氛围能帮孩子塑造爱的观念,是我们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年轻的时候,我以为爱情应该是言情小说里的那种,被霸道总裁捧在手心里,满耳甜言蜜语。对比起来,糕爸不够浪漫、不会甜言蜜语,还经常气得我跳脚。但日子过着过着,我才知道,爱情不能解决一切,只有自己变得更好,才值得拥有更好的夫妻关系和情感世界。

有一年七夕,我在北京做一场线下巡讲,晚上匆忙扒盒饭的时候,糕爸出现了——带着给我挑的花,坐飞机赶过来。那一刻,我觉得年轻时梦想中的剧本在中年得到了完美交付。

余生还长,认真对待每个当下,日子就不会过得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