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上中班以後,幼兒園家長群裏的畫風突然變了。“幼升小”“學區房”“小學麵試題”,這些高頻關鍵詞每天在群裏滾動刷屏。
“好的公辦小學一表生都已經要求提前三年落戶了,現在買學區房是不是晚了?”
“剛看了一套學區房,老破小,真要搬進去住感覺全家人連腿都伸不開,結果一猶豫房東就說已經賣掉了。”
“我朋友說給孩子轉學到某某小學的附屬幼兒園,這樣能提前鎖定一個學位,還為這事兒搬家,太拚了!”
似乎,連空氣裏都彌漫著焦慮。
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人不知不覺被裹挾進去。我急躁起來,總是一晚上一晚上地拉著糕爸商量學區房的事。
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問我:“買學區房是為了上好學校、考好大學吧?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大學文憑最重要的作用是什麽?”
我說:“當然是為了找個好工作,一份優秀的簡曆是最直接快速證明自己的方式呀。”
他又問:“如果將來我們的孩子不找工作呢?你怎麽確定他將來一定要向別人證明他自己呢?你給孩子規劃的,就一定是最好的、他想要的人生嗎?”
緊接著,他又追問我:“你父母給你規劃的路,你照著走了嗎?”
你給孩子規劃的人生,就是最好的嗎
我的父母確實也給我規劃過“理想人生”。
他們從小盯得最牢的就是我的學習成績,當我如他們所願考上浙江大學醫學院後,他們又早早在我們家對麵替我置辦好了房子,打算讓我在大學畢業後,就回老家的醫院上班,然後找個老實穩妥的本地男孩結婚生子。
他們心目中能替我設想好的“最棒的人生”是這樣的:每天下班到爹媽家裏吃個飯,晚飯後還能和老公遛個彎,房貸不用我還,小孩幫我帶,連家務都不用我幹,安穩地在他們的庇護下當個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