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搞定一切的妈妈,都会时间管理

字体:16+-

妈妈们最多的抱怨是,有了孩子后,时间永远不够用!

每天天还没亮,孩子就爬到我们身上,拖着拽着喊我们起床,然后一天的战斗就开始了。

给孩子洗漱、穿衣,准备早餐,做家务,陪孩子玩。然后再重复,午饭、晚饭,一直到晚上洗澡、刷牙、哄睡。孩子睡着后,还要收拾一地的玩具,接着自己洗澡、洗衣服……

忙完这些,妈妈通常已经身心疲惫,体力透支了。就算还有一点时间,也只想赖在**,看看手机。不为别的,只为犒赏一下自己这一天的辛勤付出。

职场妈妈也是一样,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带娃、忙家务,有时可能还要加个班,没有半点喘息的机会。虽然也想充实自己,做点感兴趣的事,但身体却很诚实地对你说:“好累哦,还是放松一下,明天再说吧。”

所以,每次我在微博上分享去健身、学英语的行程,被妈妈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你怎么还能有时间,怎么做到的?

是啊,在那么满的会议、出差以及留出两个小时陪孩子之后,我怎么还能做那么多事情?

答案是四个字:时间管理。

想做时间管理,首先要搞清楚时间从哪里来。

化零为整+马上行动,高效利用时间

一说起个人计划和兴趣,很多妈妈都会拿带孩子、做家务挡回去,因为这些都很费时间。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很多时候你很想做一件事,却总是没有去做,也许并不是时间不够,而是被完美主义和思维定式困住了。

比如年糕还小的时候,我在家一边带他,一边写微信公众号文章。我是怎么做的呢?

对当时的我来说,所有文章都只能在年糕睡着后、做家务的间隙写。

于是从一开始,我就非常注重年糕作息规律的培养:睡觉、玩耍、吃饭时间都尽量固定;给他独立的小床,而不是抱在手上睡……科学的育儿方式除了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也会让妈妈带娃更省心省力。

至于做家务,我就更会偷懒了。比如,把脏衣服攒上三天再洗,买那种丢进原料就不用管的电饭煲,把各种蔬菜和肉一锅焖这种比较快捷的烹饪方式,或做一整锅够吃好几顿的炖肉分开囤好。我当时就觉得: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厨房里、家务上,而是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我们一定要认清,当妈以后,时间就是从这些带娃、做家务的间隙中省出来的。在你等还有十分钟洗完衣服的洗衣机、还有二十分钟要起床的孩子的时候,这些碎片时间你觉得只能干碎片的事,于是它们就被你刷刷手机浪费掉了。而当你整块整块地做家务,也就更有机会留出整块时间给自己。

更好地利用时间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马上行动。不要总想着整块的时间、完美的准备,也不要追求90分,只要你开始做,先做到60分也可以。

提前规划,高效利用时间

我看过一本书做了一个详细的表格,列出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是怎么浪费的。比如,等红绿灯就要花掉六个月,找东西要花掉十五个月。

不过,跟刷手机比,这些都不算什么。

有人详细测算过,自己一天无意义刷手机的时间竟然超过三个小时。

如果你能够停止刷手机,时间是不是会多出很多?怎么做到呢?

既然时间需要“管理”,那事半功倍的方式一定就是提前做好规划。

平时会议很多,排不过来怎么办?我就要求大家,要提前两天来和我预定会议时间。

除了工作,我还要保证自己的健身和学习计划,就都提前一周和教练预定好:下周哪天健身、哪天游泳、哪几天上英语课,都列在日程表里。

这是糕爸推荐我看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让我获益匪浅的一个经验:不同的事情需要的时间就像不同大小的石头和沙子。如果先放了沙子,最后大石头就塞不进去了;先把大石头放好,沙子还可以填进去。所以,我一定会把自己那些重要的、需要完整时间的“大石头”先放好。

这样一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能做的事情并没有变少,我砍掉的只是无意义刷手机的时间。

此外,还要培养一些更有效率的习惯,比如在工作时退出微信。需要一块完整的时间写文章的时候,我就是这么做的,一旦离开微信,心无杂念,我就会写得特别快。各种邮件、信息,我会集中在一个时间统一处理回复。相信我,没有那么多必须马上回复的“紧急军情”。

最后你会发现,搞定了那些“大石头”之后,你的时间利用率可能翻倍了。

现在没有人能做到远离手机,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分时段管理,省出来的时间是你真正有用的。

时间管理,让我们找回生活主动权

曾经有人这么问我:“虽然说时间像乳沟,挤挤总会有的,躺下就没了。但是躺着很舒服啊!这个你怎么看?”

我还真有一个答案:这要看你选择是现在的舒服,还是更长远的舒服。躺下,只有现在舒服。如果你不去做时间管理,任凭每天这么没有目的和幸福感地浪费下去,总难免会陷入疲惫—抱怨—失望的死循环。

但是,如果选择规划时间、给自己约束,就会获得更长远的舒服。

比如,孩子睡了,我还要埋头写稿、查资料;别人在追剧,我在健身房举杠铃……这些在当时是很辛苦的,但是回过头去看,我一直在变得更好,这就是时间管理给我的奖励。

我在朋友圈发过一句话:运动应该是为了庆祝你的身体能做这些事情,而不是为了惩罚你吃的那些食物。

其实时间管理也是这样:不是为了补偿以前的浪费,而是为了让现在能变得更好。

仔细想想,除了劳累和抱怨,没有目的地一天忙到晚其实并没有让你变得更好;而当你把时间安排得更好、更合理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变得更顺心、更容易,也更开心。

毕竟,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份,时间是否有价值,就看你怎么用它。

时间管理的本质,不是为了压榨自己做更多的事,而是要找回生活的主动权,找回内心的平静,让我们可以从容享受人生。

就像日本妈妈吉田穗波说的:“如果一天24小时都自由支配,应该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念那么多书。如果没有孩子需要照顾,应该有闲情逸致喝咖啡,也就不会那么充满斗志、热血沸腾了。”

吉田穗波在生养、照顾五个孩子的同时,考上了哈佛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跟她比起来,我们也并没有那么缺时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