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制的成交术

如何选品,才能避免囤货卖不出去的风险

字体:16+-

怎么判断一个产品好不好卖呢?如果不会选品,我们囤再多货也卖不出去,到最后只是浪费钱。在这一节,我将给大家介绍四个选品法则。

第一,独特优势法则。

我们选产品的时候要看一看,它到底是否属于“我们有别人没有、别人有我们更优”的产品。哪怕它只是在外观上、技术上、功能上,或是文化上的某个点有特别突出的优势,都比较容易出售。这种产品能使我们给别人做推广的时候,特别有底气,也特别容易让我们的顾客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个焦点上。

哪怕是500强企业,像宝洁公司,他们在推广洗发水的时候,都会想办法用差异化的优势进行推广。比如,海飞丝突出去屑的优势,飘柔突出柔顺的优势,潘婷突出滋养的优势,沙宣突出时尚的优势。如果一个产品表现出自己什么功能都有,是一个万能药,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就容易给别人假货的感觉,也不容易建立信赖,容易让别人思维涣散,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产品的某一个点上。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提炼独特的卖点。当然也不要光停留在卖点的提炼上,我们还要想办法把提炼出来的独特卖点,过渡到买点上。比如让客户听了之后有感知:因为去屑,所以对我有用吧?还要升级买点,将其升级到顾客不得不买、听完了之后就有冲动去买的程度。

第二,信任背书。

选产品的时候,我们要看一看平台、商家、合作机构,有没有针对这个产品专业的、权威的认证报告,或者是一些名人的代言,或者是官方媒体的报道,或者是与某些官方、知名企业合作过、开展过的联合推广活动,等等。这些都是信任背书的一部分。

除了这些官方权威性的背书之外,我们还要想办法去找到更多的数据,以佐证这个产品确实不一般。比如,我们通过它的官网,去查到更权威的数据。销量是否高,排名是否靠前,或者是通过某些相关专业的分析报告去分析,它在整个或是某方面市场上的占比额度达到多少。这些占比、排名、好评率、特别的销量,或者是某个关键时期的特殊成绩,或者是产品的发展历史,都是关键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可以增信的,让我们在进行市场推广的时候特别容易做推荐。

第三,质量保证。

我们在选品的时候,不能光为了眼前能够大卖或他们给的价格更便宜,而去选这个产品。不能用这样一种维度去选品,我们要带着长远的眼光去想。我们今天选的产品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通过这个选品可以提高顾客忠诚度和复购率。要站在这样一个维度去选品,生意才会越做越轻松,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我们要想办法去买来试用装,或者是原价产品,先买来自己试用一下。提前考察,看看它到底好在哪儿,有没有一些关键性的不足之处。曾经有一个销售员,他是一个男士。他为了卖卫生巾,直接买来卫生巾自用,自己去体会,到最后他就知道了这个卫生巾方方面面的特点。给别人讲起来也头头是道,特别有底气。所以我们要先试用,要考察这家公司的售后服务品质。如果质量过硬,售后服务又过硬的话,那就省去了很多后顾之忧,后期不会得罪顾客,甚至所有的顾客都会成为我们的长期消费者。

第四,厂家实力。

我们要跟某个厂商或某个机构合作的话,必须看它们到底能不能为品牌赋能,能不能为技术赋能,能不能为成交赋能,能不能为供应链资源赋能,多方面维度都能赋能的合作机构,我们才会跟它合作。因为我们跟它合作起来,只需要干自己最擅长的就可以了。比如说针对自己的朋友圈资源去推广,发挥自己销售能力的优势,或者发挥自己原有渠道的优势,我们只需要干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即可。至于其他事情,都有更专业的人、更专业的团队帮我们解决。

比如品牌赋能。要看他能不能给我们推荐那些大品牌背书的项目,或者是名人做过代言的项目。如果是这样,我们做起来就很有面子、很有身份。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成交赋能。有没有专业的培训体系,让我们更会推广,也能更轻松地推广。

还要看他有没有供应链资源赋能。所谓供应链资源赋能,就是他能不能让我们在推销了这个产品、打开了销路之后,在我们拥有很多客户资源以后,继续上架他们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代的产品。即迭代能力到底怎么样。

还要看他的配套产品服务到底怎么样,衍生品到底怎么样,他是不是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这样的话,我们只需要通过一个产品打开入口,其他产品就会自动让这些消费者进行更多维度的消费。这样的话我们的收益就可以提高。

所以我们要看看他的资源实力,他的供应链是不是够全,而不是光有一个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