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通釋

第二章

字體:16+-

老子的不少名句,由於言詞簡約,讓後人產生了不同的理解,但是,每一種理解都很深刻。這種奇特現象,應該歸功於他引導的等級。引導在高處,連岔道都有風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這一章的句首:“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這一句,至少有以下五種解釋:

一、天下都知道美為什麽美,那就醜了;都知道善為什麽善,那就不善了。(較普遍的解釋)

二、天下萬物,兩端生於一致,因此有了美就必有醜,有了善就必有不善。(王夫之的解釋)

三、把美和善誇耀得天下皆知,那麽,醜和不善一定就會緊跟著來了。(範應元的解釋)

四、為什麽人們能夠知道美之為美,善之為善?因為有醜和不善的存在,產生了對比。(陳懿典的解釋)

五、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醜的觀念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陳鼓應的解釋)

這些解釋都很有意思,除了王夫之是在整體上論述這句話的哲學背景外,後麵幾種似乎都顯得過於平穩,把我們初次讀到這個句子時的心理衝擊力大大降低了。

老子這句話,從語氣看,是在極言從美到醜(惡)、從善到不善的急劇轉化。老子喜歡這種近距離的強烈反差,因此如果拉回到尋常思路,雖然在邏輯上合理,但不符合他的“斷言結構”。

我想保持他強烈反差的“斷言結構”,也就是偏向於“當天下都知道美那反而就醜了”的說法,但必須找到走向反麵的原因。我認為,原因就在“美之為美”這四個字。“天下皆知美”,已經很誇張;如果進一步,“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問題就來了。所謂“美之為美”,也就是美為什麽稱為美的理由、標準、定位、訣竅。這麽複雜的問題如果“天下皆知”,那一定是有一種通行天下的規範。當美有了“天下皆知”的規範,那當然就是醜了。美是這樣,善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