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通釋

第三章

字體:16+-

如果讓老子所說的聖人來治理天下,將會如何?

這又與儒家的思想有很大的差別了,與後世墨家的思想差別更大。因此,與我們的習慣思維,也產生了不小的差距。我們在讀的時候,不要因為不適應而立即皺眉,不妨想一想一個從來沒有掌過權的思想大師對於治理方式的獨特思考。他從相反相成的思維邏輯提出建言,而且特意舍棄了一切掩飾。

原文是這樣的——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坦白到了讓一切統治者都覺得不好意思,因此我也要直白地把它翻譯出來——

不要推重賢能之人,免得使人民競爭。

不要珍重稀有物品,免得使人民偷盜。

不要引起欲望,使民心不亂。

因此,聖人的治理,要簡化人民的心思,填飽人民的肚子,減弱人民的意誌,強健人民的筋骨。常使人民無知無欲,常使智者不敢作為。

隻要做到“無為”,就沒有“不治”的麻煩。

我發現,曆代老子的研究者,有很多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好心人。他們總是力圖把老子的一些坦白話語,磨掉一點棱角,不要刺激社會上通行的尋常觀念。例如,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很多研究者都解釋為“不尚賢之名”,也就是不崇尚賢能的名稱。這一來,“不尚賢”就變成了“不尚名”,大家都能接受了。但是,老子的話中並沒有“名”的成分,他所說的“不尚賢”,就是不要推重賢能之人。這聽起來不太舒服,卻是老子的原意。

老子對賢能之人的態度比較冷淡,不管是對僅有賢能之名,還是對兼具賢能之實的人,都是這樣。他的基本思路是:自然之道就是最大的賢能,還要你們來逞什麽能?他認為,賢能之人既然已經出現,就不要顯擺,更不宜被上下推重。因為顯擺和推重容易在民眾中造成羨慕和嫉妒,並由此產生競爭。而且,有的賢能之人為了施展自己的計劃還會鼓動競爭,這都是老子所警惕的。但是,老子並不排斥賢能之人,後麵有不少文字要他們收斂才華和鋒芒,讓他們處於一種韜光養晦的狀態。他在這個問題上最重要的思想,是要整個社會不要崇尚一些特殊的人,即便他們確實不錯,也不要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