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著上一章所開啟的話題,這一章就要陳列一係列的“反”律了。陳列前老子又說明,對於這些“反”律,不同的人生等級有不同的反應。等級越高,越能接受。所謂接受,也就是“聞道”。
原文如下——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
夷道若纇,
上德若穀,
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質真若渝,
大白若辱,
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
道隱其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
這一排“逆向因果”,其中有幾條,即便是不熟悉老子的讀者也應該早已耳熟能詳。例如“上德若穀”、“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等等,已成為中國語文的“古典元件”。
這中間,“建德若偷”需要略做說明。
清代俞樾在《諸子平議》中解釋道:“建當讀為健。……健德若偷,言剛健之德,反若偷惰也。”俞樾講“偷惰”,讓我想起了日常口語中的“偷懶”。這裏的“偷”,有懶惰的意思。這一來,四字之義也就明晰了。
劉師培說,“建德若偷”的下一句“質真若渝”中的“真”,也可能是“德”。他覺得老子會把四個“德”連講,而且古文中的“德”字的另一種寫法是“直”下麵加一個“心”,抄寫中誤筆寫成了“真”。對於這樣的猜想,研究者大多都不在意,我也覺得缺少證據。此外,在句序上,通行的王弼注本是“上德若穀,大白若辱”,高亨認為“大白若辱”應移後,接“大方無隅”。他列了兩個理由,我覺得有說服力,就依從了。
由於原文簡約鏗鏘,錘煉成了一列格言,這對翻譯構成了不小的挑戰。我的譯本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