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通釋

第七章

字體:16+-

這一章,說明天地之所以有生命力,在於它們沒有自己的生長企圖。因此,人們就要為這種自然的生命力讓路。

顯而易見,這又是“無為”思想的進一步表述。基礎,仍然是以“天地”為名的自然主義。

這一章的落腳點,是人生在世應該懂得處於什麽地位。是前,還是後?是裏,還是外?是無私,還是存私?這一切,常常被看成是“生存謀略”,老子也因此被人們誤會成是這方麵的專家。其實,在老子看來,人該怎麽做,首先看天地自然怎麽做。是天地大道,在啟發著人生智慧。這一章用簡短的文句,把天地大道和人生智慧之間的關係聯結起來了。以後老子有關人生智慧的諸多論述,都可以在這種聯結中找到契機。

原文是——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一句譯成口語大致是這樣的:大家都在說天長地久。天地為什麽能長久?因為它們不謀生,所以長生。“不謀生,所以長生”,這個意思很好,但在日常生活中,“謀生”有維持生計之義,不應該否定,因此可以更換成一種更現代的說法:因為天地不算計生命,所以才延續生命。

正是這個“天地邏輯”,派生出“人生邏輯”,那就是第二句要講的了:不算計前後的人,反倒站到了眾人之前;不算計內外的人,反倒活得很好。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結果倒是成就了自己。

也就是說,沒有算計,沒有意圖,結果一切都好。這就印證了“天地邏輯”:天地不謀生,所以長生。

因此,老子的很多教言很像是計謀,其實正好相反。隻有毫無計謀,才像早有計謀。他所說的“聖人”很懂這個道理,因此隻是應順自然,不為自己動什麽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