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中國史

5.急流勇退也是奮鬥者歸宿

字體:16+-

吳王夫差一手好牌打得稀爛,丟掉霸主地位,亡了國,除了跟不重用伍子胥、聽信伯嚭有關,還跟越王勾踐重用範蠡、文種有關。而範蠡、文種不僅協助勾踐成就霸業,還為後世功成名就的人提供了方向。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與吳王夫差較量,在會稽山慘敗。事後,勾踐知錯就改,聽從範蠡的建議,跟吳國議和,保全性命,以圖東山再起。隨後,範蠡隨勾踐去吳國做人質,文種負責管理越國政務。

戰後,越國實力跌到穀底。越國要複興,不能讓吳國察覺到。範蠡勸勾踐先搞好國內經濟複蘇,注重儲存糧食,再做好親民工作,穩定社會秩序,贏得民心,然後悄悄訓練軍隊,積蓄軍事力量,尋機發起反攻。

為了迷惑吳王夫差,範蠡投其所好,送美女西施去消磨他的意誌。

公元前476年,夫差率精銳吳軍北上中原爭霸,後方隻剩下少量老弱病殘防守。越國已經做了20年精心準備,國力也恢複了。範蠡認為進攻吳國時機已經成熟,勸勾踐趁機進攻吳國。

公元前473年,吳軍慘敗。夫差逃到姑蘇後,派人向越國求和。勾踐想接受,但範蠡及時站出來陳述利弊,刺激夫差羞愧自殺。勾踐在占領吳國後,也率軍北上中原,爭奪霸主之位。

在勾踐複仇稱霸過程中,範蠡在關鍵時刻起了關鍵作用。他被任命為上將軍。在大擺慶功酒的那天夜裏,他悄悄地帶上西施,偷偷溜走,找地方隱居起來。

範蠡到齊國後,寫信給文種:“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長長脖子鳥形嘴巴,這類人可以跟他共患難,不能跟他共享樂。你為何不離開他呢?”

文種在收到信後,沒果斷離去,隻稱病不上朝,想以此躲避朝廷是非。越王勾踐懷疑他有異心,將他賜死。文種死後,為保住性命,範蠡多次遷移居住地,多次改名換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