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後,唐朝數代皇帝都努力爭取中興,但都無法實現目標,也無法真正削藩。究其原因,不是皇帝不努力,而是數代皇帝都受到宦官之禍或文官集團黨爭的製約。唐文宗李昂曾經認為,朋黨比潘鎮割據更難以解決。
唐朝最典型的朋黨問題就是牛李之爭,而牛李之爭加速了唐朝滅亡。
隋唐科舉取士後,讀書變成一種職業,成為進入官場的最佳途徑。經過長時間探索,科舉取士分明經科、進士科兩科,每科都分配錄取的名額。由於傳統,世族門閥出身的讀書人,在明經科考試中占據絕對優勢,而庶族出身以及農民出身的讀書人,在進士科考試中占優勢。
武則天稱帝後,進士科出身的人更受重用,獲得晉升和重要職務機會更多。這引起世族門閥出身的讀書人對進士出身的讀書人極度敵視。兩種出身的讀書人和官員漸漸相互攻訐起來,逐漸形成朋黨之爭。
隨著社會發展,參加科舉考試的人越來越多,錄取概率和做官機會卻越來越少。世族門閥讀書人和庶族讀書人都認為對方擠占了政治資源。不僅如此,在唐朝科舉考試中,主考官對錄取與否的權力非常大。考生考前會拜見主考官,考取後稱主考官為恩師,各考取者之間也相互稱同年。主考官和中舉者之間容易形成利益集團。黨爭的產生有了土壤。一場科舉考試引爆了影響唐朝國運的牛李之爭。
唐憲宗李純時期的一次科舉考試,舉人牛僧孺、李宗閔在考卷中抨擊朝政,主考官和李純都認可其文章,但宰相李吉甫認為是在誹謗朝政,就咬定他們與主考官有私人關係,早已經形成利益共同體。科舉舞弊是大事。幾個主考官被革職查辦。牛僧孺、李宗閔也沒得到任用。這件事引起朝野嘩然,一些進士出身的大臣叫冤,譴責李吉甫妒賢嫉能。為平息此事,李純免去李吉甫宰相之職,但沒想到朝廷中大臣從此分成兩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