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學好小學英語:適合中國小學生的親子學習法

聽力是閱讀的基礎

字體:16+-

閱讀能力的強弱,不取決於詞匯量的多少,而是和聽說能力,和語感有著直接的關係。小學生在初學英語階段,尤其是小學低年級,不要急於進行大量的閱讀,而是應該創造盡可能多的機會,讓孩子們盡情地去“聽”。

我在教林克學英語的時候,始終堅持“聽說領先”。林克英語成績最差的時候,排到了班裏所有孩子的後麵。班裏一些孩子都在拚命背單詞,甚至開始學語法,眼看林克和他們的“差距”被拉得越來越大,我也沒有放棄“聽說領先”的原則。我堅信,堅持好了“聽說領先”,林克的英語學習後勁一定比那些孩子要足。

事實證明,我的這種堅持是正確的。

一些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家長,在看到同齡孩子這個時候已經開始閱讀和書寫,而自己的孩子,還處於語言學習的第一階段——聽,會感到焦慮不安、無所適從。但是,如果家長們明白了“聽力是閱讀的基礎”這個道理,那麽,我們在給孩子頻繁地播放聽力材料時,就能夠保持輕鬆淡定的心境,到了小學高年級或者中學,“堅持聽說領先”帶來的效果就會逐漸體現出來。

語言學家保羅·皮姆斯勒(Paul Pimsleur)曾對文字閱讀做過這樣的論述:“閱讀的定義是按說出的語言的聲音規律進行圖像材料的解碼,而該語言的聲音在閱讀開始前就應該已經掌握了。換句話說,閱讀是通過圖形符號再回到聲音說話。簡而言之,含義是存在於說的語言的聲音裏麵。掌握一種語言閱讀能力的前提,是必須先能說一種語言。”

我們用漢語作例子:為什麽我們能讀懂“我喜歡讀書”這句話呢?因為當我們在讀這句話時,首先要把這些文字材料轉換為聲音,而當我們發出wǒ xǐ huan dú shū這一串聲音時,就能同時明白意思。因為我們早在閱讀前,就已經能“聽”懂聲音的意思。如果我們還聽不懂,那麽哪怕每個字都讀得非常準確,我們還是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所以,要能“讀”懂,首先必須能“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