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在小學一、二年級時,英語曾經學得“連滾帶爬”、狼狽不堪,二年級期末考試還不及格。而僅過了一年,她就敢和外國人用英文對話了,到了四年級下學期,碰到外國人可以滔滔不絕,說個沒完。
身邊的朋友經常誇林克英語學得好,而且和同齡孩子相比,她的口語特別突出。我也曾將林克三、四年級時的外教課上課錄音放到網上,和家長們分享,很多家長都對林克的聽說能力感到非常驚訝。
林克在小學一、二年級時,英語曾經學得“連滾帶爬”、狼狽不堪,二年級期末考試還不及格。而僅過了一年,她就敢和外國人用英文對話了,到了四年級下學期,碰到外國人可以滔滔不絕,說個沒完(雖然會出現很多語病)。
短短的一年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麽?大家不妨看看我和林克是怎麽做的。
一、多聽日常生活英語
為了讓孩子打開“嘴”,必須首先“打通”他們的“耳”。不管對什麽語言來說,“聽”永遠是“說”的基礎。那麽,聽什麽材料最直接、最有效呢?童話故事、幽默笑話、兒童英文電視劇等都不失為練習聽力的好素材。
但是,有一種聽力材料——為小學生“量身定做”的日常生活對話,往往被人忽視,沒有人去聽。沒人聽的原因之一是沒有這樣的聽力教材。
林克之所以能用一兩年時間就基本解決“說”英語的問題,訣竅就在於:她所聽的,都是日常生活對話。這些對話聽多了,很快就可以直接在生活中說出來,久而久之,就養成了說英語的習慣,英語變得不再是一門難以啟齒的“外”語。
林克經常聽的都是我給她編寫的、類似下麵這樣的句子:
(每日用語)Too much homework. I can’t stand it.
作業太多,真受不了。
(每周用語)I have no written homework for today. Only reading and memorization.今天沒有寫的作業,隻有朗讀和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