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帝國:大宋300年的世運與人物

張載:他的22字格言,影響千年

字體:16+-

如果你留心或搜索一下,會發現多位領導人在不同的講話中,都引用過同一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沒記錯的話,這短短22字名言並未進入義務教育的教材,但絕對是教材之外知名度最高的名言之一。隻要在某個場合聽過一次,下次保準張口就能背出來。

關於這22個字,學界有一個專稱,叫“橫渠四為”或“橫渠四句”。它的作者叫張載,“北宋五子”之一,生於1020年。因為長期在今陝西眉縣橫渠鎮生活和講學,故被後世稱為“橫渠先生”。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橫渠四句”影響中國達千年。從它誕生之日起,就被各個時代的牛人當作立身和做事的最高標準,並以一生踐行之。

而且,它最有生命力的時刻,都是在曆史的緊要關頭:文天祥在南宋末年講過,黃宗羲在明清易代之際講過,馬一浮在抗戰時期講過……

有學者說,“橫渠四句”就是中國人的精神絕句。

千年來,如果有哪一句話自始至終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為國為民而努力奮鬥,那一定是“橫渠四句”。

1

張載的祖籍是開封。1020年,因為父親張迪在長安做官,所以出生於長安。張載的名字,取《周易》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之意,彰顯了父親對他品格的一種期望。

15歲那年,父親在涪州(今重慶涪陵一帶)知州任上病逝。身為家中長子,張載帶著5歲的弟弟張戩,與母親一起護送父親的靈柩,欲歸葬祖籍開封。一家人跋山涉水走到了陝西橫渠鎮,因盤纏用光了,又聽說前方發生兵變,隻好滯留此地。張載和母親將父親靈柩落葬於當地一個叫迷狐嶺的地方。

或許是冥冥中注定,留住了眼前這名神情悲戚的少年,橫渠這個本不起眼的小地方,在日後的曆史中就將演變成中國版圖上一個值得特別標記的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