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帝國:大宋300年的世運與人物

周敦頤:那個寫《愛蓮說》的人

字體:16+-

我相信,每一個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國人,基本都能背誦一篇題為《愛蓮說》的短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此文僅有119個字,卻成為千年來的傳世經典,跟劉禹錫的《陋室銘》一樣,都是中國文學傳播史上的奇跡。

然而,很多人能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脫口而出,但對它的作者是誰卻要好好想一想。

很多人知道它的作者叫周敦頤,卻不知道周敦頤除了寫過《愛蓮說》還幹過什麽。

若生在當代,周敦頤絕對屬於“歌紅了人沒紅”的那種明星。

但周敦頤不是歌星,也不是文學家,他的真實身份是一個開山宗師,他的思想至今潛移默化影響著每一個中國人。

1

周敦頤是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他生於1017年,出生時並無任何祥瑞異象。在他出生的年代,北宋已立國逾半個世紀了,亟需重建一套新的思想體係,以應對新的曆史時期。

宋代之前是紛繁變亂的五代十國,那個亂世被宋人描述為人心離散,價值錯亂,道德崩潰。而亂世的出現,除了現實的政治、經濟等因素之外,思想坍塌並失去了維持社會穩定的功能,是更為根本的原因。

宋朝立國後,幾代士人都在尋找維持人心和社會平穩的思想資源。

周敦頤長大後加入了尋找的行列,並最終脫穎而出,成功構建了自己的思想體係。他的思想經過二程(程顥、程頤)和朱熹等人的發揚而成理學,成為此後近千年主導中國人精神生活的主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