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帝國:大宋300年的世運與人物

章惇:史上最該平反的奸臣

字體:16+-

宋朝出“奸臣”。但有的是“真奸臣”,有的是“被奸臣”。

官修正史《宋史》中,《奸臣傳》4卷共21人,蔡確、邢恕、呂惠卿、章惇、曾布、安惇等人榜上有名。

針對這份奸臣名單,曆史學者喻朝剛曾撰文發出三個疑問:第一,在蔡確之前的100餘年中,宋朝統治集團內部難道就沒有一個奸臣嗎?第二,兩宋300多年,一共出了21個奸臣,而王安石的支持者和追隨者竟然占了三分之一,《宋史》的編撰者究竟企圖說明什麽問題?第三,這幾個人,果真都是奸臣嗎?

其他人暫且不論,本文專門來說一說章惇,一個最該獲得平反的“奸臣”。

1

福建人章惇有個好友,名叫蘇軾。

兩人是嘉祐二年(1057)科舉同榜進士,這一榜後來被認為是光耀千古的“龍虎榜”。除了蘇軾、章惇,還有蘇轍、曾鞏、張載、程顥、曾布、呂惠卿,等等。有意思的是,這一榜的狀元叫章衡,是章惇的侄子。章惇“因恥出侄章衡下,委敕而出”。這是一個極其好勝的人,覺得名次在侄子後麵是一種恥辱,所以扔掉錄取通知書走了。

兩年後,25歲的章惇再考進士,又考中了。有才而好勝的個性,伴隨了章惇一生,是福是禍,難以定論。

年輕的蘇軾與章惇,彼此惺惺相惜,相得甚歡,成為莫逆之交。蘇軾後來在給章惇的信中回憶說,我第一次見到你就驚呆了,逢人便說“子厚(章惇字)奇偉絕世,自是一代異人,至於功名將相乃其餘事”。

兩人在陝西做官的時候,曾多次互訪,相約出遊。迄今仍有關於他們交往的許多段子流傳,真真假假,但都能窺見他們的性情差異。

有一次,兩人在山寺中飲酒,剛好附近有老虎出沒。二人酒狂,騎馬同往觀之。離老虎數十步,馬驚不敢前。蘇軾說:“馬猶如此,著甚來由?”於是掉頭離去。章惇獨鞭馬向前去,說:“我自有道理。”靠近老虎後,取銅沙鑼於石上攧響,老虎驚竄而去。回來後,章惇對蘇軾說:“子定不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