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水浒传

宋江上梁山

字体:16+-

此番梁山共有十七个头领来救宋江,正是晁盖、花荣、黄信、吕方、郭盛、燕顺、刘唐、杜迁、宋万、朱贵、王英、郑天寿、石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十七人带了百十个小喽啰大杀四方。蔡九早已逃了,众官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那李逵手握一双板斧四面乱砍,不管是军是民,凡是到他眼前的全都砍死。晁盖大喊:“不关百姓的事!不要胡乱杀人!”李逵哪里肯听,狂风暴雨般杀出一条血路。晁盖等人跟着李逵直跑到江边,只见滔滔江水上迎面漂来三只大船,载着张顺、张横、穆弘、穆春、薛永、李俊、李立、童威、童猛,都是来救宋江的。宋江道:“众兄弟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可那黄文炳设计害我,实在可恨,烦请众位做个天大的人情,帮宋江杀了黄文炳,再上梁山不迟。”晁盖心知此事太过冒险,劝宋江放弃,无奈花荣、薛永唯宋江之命是从,都抢着答应。晁盖只好与众兄弟同进退。

几日之后,众人趁夜潜入城中,在侯健的带领下找到黄文炳家放起火来,霎时烟火连天。官兵齐出,又被梁山众人杀退,果然血染浔阳江口。黄文炳跳河求生,被张顺活捉带到宋江面前,又被李逵剁腿挖心,当场惨死。宋江一口怨气这才咽下,终于答应随晁盖共赴梁山。江州众好汉也都自愿跟去。路上又收纳了前来营救宋江的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四人。数十位好汉齐上梁山。晁盖感念昔日救命之恩,要让宋江坐第一把交椅。宋江抵死不肯,只坐第二把交椅,吴用次之。梁山越发壮大了。

晁盖在梁山的真实地位是怎样的?

梁山的第一任头领是王伦,王伦在时,梁山名声不好,阮氏兄弟听说梁山头领嫉贤妒能,就不愿意去投奔。晁盖取代王伦以后,行事宽宏,疏财仗义,梁山开始壮大,名声也变好了,因此燕顺等人都想去投奔。但梁山真正开始走向鼎盛,是在宋江上梁山之后。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宋江的号召力比晁盖还要大。

有人说,宋江逐渐架空了晁盖,把大权夺到自己手中。事实是这样吗?不是,因为梁山上最有话语权的人其实是吴用。宋江上山之前,梁山有三次对外行动,第一次是杀退追来的官兵,第二次是刘唐等人下山劫道,第三次就是救宋江,全都是吴用指挥。这样一说,难道是吴用架空了晁盖吗?也不是,吴用是凭真本事在做军师,晁盖完全是出于信任和尊重才会对吴用言听计从的。既然最有话语权的人是吴用,如果说宋江从晁盖手中夺了大权,那么这种说法本身就有问题。

况且,晁盖的亲信没有宋江多,这也不是宋江造成的,而是晁盖自己造成的。原著中有个细节非常值得一提,就是花荣等人在宋江的引荐下入伙梁山之后,晁盖是个心直口快的实在人,竟说不相信花荣能有那样出神入化的箭法。花荣便当场射下一只大雁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就是“小李广梁山射雁”。如果换了宋江,宋江绝对不会当面质疑别人的能力。由此看来,晁盖的亲信没有宋江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我们不能认为谁得到了权势,就一定是靠阴谋得到的,这种阴谋论本身就是错误的观念。晁盖的名声比王伦好,是因为他确实比王伦好;吴用的话语权极高,是因为他确实有真本事;宋江的亲信比晁盖多,也是因为他确实比晁盖更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治理手下。这一切都不是阴谋,而是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