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谱

字体:16+-

在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迎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作者向广大读者朋友推介长篇小说《红星谱》。

自从著名作家梁斌的长篇红色经典小说《红旗谱》诞生以来,在我国,特别是华北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红旗谱》所体现的精神与主旨,对国家后来的三农工作和关心三农工作的作家,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后来人创意写作的《红星谱》就是一部讲述华北地区某县、镇、村受到《红旗谱》精神的滋养、浸润而取得长足发展的故事。这是一部虚构的作品,也是一部力求按照史诗风格精心打造,全景式反映当代农村生活的作品。作者通过重点观照和描摹与《红旗谱》原址相邻的万柳堤、五曲河等地区,自抗战中期至改革开放的几十年跨度的事件演进与深刻变化,塑造了两代乡村优秀共产党员,红星村的带头人郭山河、沙荆花与郭向前,以及新时期风格突出的农民群体。《红星谱》虽没有延续《红旗谱》中的人和事,却延续了华北农民要求解放与进步的一贯精神。因素材来自华北平原广大地域,所以作品没有、也不是专指某一县、一镇、一村、一人(避免对号入座)。

华北平原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民情活跃,社风淳朴,尤其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蓬勃旺盛、积极向上的生命力。众多血性男儿出生成长于斯,受益于斯。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后来的写作者需要关注和研究的一方沃土。譬如:这方沃土文武兼备,其文脉与武脉各是什么?长久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风土人情、历史传承与遗存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孕育出多名抗战英雄、革命烈士,孕育出多名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干部(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县处级)、专家学者、莘莘学子、农民企业家、艺术家以及红色经典《红旗谱》?众多的杰出人物对华北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构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凡此种种,需要从文、史、哲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观照与研究,是一部作品或几部作品不可能完全囊括和写尽的,是一座需要长久开掘的十分丰饶的精神富矿,是一笔需要进一步发扬、传承和利用的巨大的文化资源。

尤其改革开放初期和中期,华北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曾经风起云涌,崭露头角,领跑好几个行业,在中国北方乃至全国产生深远影响,而这些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业绩是由农民创造的。这是一群怎样的农民?进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以来,这片地区壮士断腕,关停一系列环评不合格的企业,大力治污,转轨变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成绩显著。那么,具体又涌现了哪些成绩及知名人士?他们的喜怒哀乐、矛盾纠葛、道德品性、精神状貌是怎样的?发展的前景怎样?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长项与短板、优点和差距是什么?等等。《红星谱》的作者通过到华北农村深入生活,进行细致的采访和研究,以欣赏、学习、建言和讨论的心态,对观察、体会、思考的一切进行重新梳理与排列组合,力求将一群农民的故事讲出“中国特色”,塑造一方水土养育的两代农民既坚持革命传统,又善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典型形象,揭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合理释放和发挥的根本规律。作为文学作品,重在诉诸人物形象,讲述生动故事,也实属作者一家之言,长短得失仰赖读者诸君品鉴点评。以上文字,权做为《序》。

散襄军、李彬、夏康达、郑法清、于建、冯景元、武歆、罗世龙、王忠琪、宋安娜、绳兰柱、王启发、解星占、岳子元、田文周、冯国棋、章玺、朱春生等老领导、老师长和老朋友为该作提供了重要指点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祝大家健康快乐!

文学远没有生活更精彩,欢迎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