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斯坦福大學掌控情緒的心理學課程

從“真希望不用做這個”到“我能做”

字體:16+-

在我“壓力新科學”的課堂上有個學生叫阿妮塔,她是學神經疾病的研究生。整個研究生期間,她都和“冒充者綜合征”做鬥爭。阿妮塔懷疑自己不具備成為研究人員的素質,根本不適合這個學科。(如同你看到的,這是一個十分普遍的恐懼,但多數人都覺得自己才有。)那個決定她能否繼續博士學業的資格考試,就在我們課程結束後的一周進行。一想到這個考試,她就害怕,確信自己肯定會失敗。她決定用課堂上學到的策略來處理壓力。

把壓力情境看作挑戰而不是恐懼的那節課,對阿妮塔醍醐灌頂。她反思了自己想到考試就產生的恐懼反應,感覺沒有資源搞得定,認為考試時焦慮一定會打垮她。她在逃避那些能幫她準備的事情,比如模擬談話,因為她想躲避任何焦慮和自我懷疑的情緒。即使考試會讓她更接近夢寐以求的職業,她還是不停告訴自己:“真希望不用做這個。”

阿妮塔決定努力把思維從恐懼轉為挑戰。她從小事開始,比如感到緊張時告訴自己是興奮,雖然最初她自己都不信。她提醒自己緊張實際上是資源,身體正在給自己能量。

然後她開始改變看待行為的思維模式——比如,和學術委員會每個成員見麵。一坐下來和委員們談論自己的項目,阿妮塔就嚇壞了,委員們覺得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麽。阿妮塔開始轉換思維,將會麵當成學習機會。她告訴自己:“即使不知道如何回答對方的問題,這也有助於我準備考試。”當她較少擔心自己聽上去很愚蠢時,就能聆聽對方,並更好地利用接收到的反饋了。

阿妮塔還找到勇氣,做了四次模擬談話。第一次是麵對她的實驗室小組。早上醒來她是如此緊張,當時就想:“真希望我不用做這個。”然後她控製住,告訴自己說:“不,這會很有用。即使今天的談話很糟糕,很難熬,我也能學到經驗,這樣下次會更好。”每次做完模擬,她就更有信心,準備也更充分。當她跟自己說已經準備好應對挑戰時,她發現,自己已經開始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