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斯坦福大學掌控情緒的心理學課程

Sole Train:實現不可能

字體:16+-

我站在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休倫大街上,看著選手們衝過5英裏終點線。那是一個陽光燦爛、有風的4月上午。

一群十幾歲的孩子站在街道的另一邊,穿著統一的藍色T恤,上寫“Sole Train”。每當有身穿藍色T恤的選手接近終點,他們就歡呼雀躍。“過來,過來!”這些孩子已經完成了比賽,但聚在一起支持他們的隊友。最快通過終點的是35分22秒,到1時09分09秒時,最後一名選手出現了,踉踉蹌蹌地保持著平衡。她的一左一右,各有一名身著藍T恤的選手,每人放一隻手在她的背上。我認出那兩個選手是“Sole Train”隊剛剛完賽的選手,他們又跑回去,尋找有困難的隊友。他們支撐著女選手的後背,當她跨線的瞬間,路邊的人群迸發出歡呼聲,仿佛她贏得了比賽。

看著這些選手,我心懷喜悅。真希望自己是其中的一員,而不僅僅是當天的旁觀者。“Sole Train”是一個跑步和輔導項目,由三一波士頓基金會支持。娜塔莉·斯塔瓦斯將我介紹給這個團體,她就是波士頓馬拉鬆爆炸事件後救人的那位醫生。觀看5英裏比賽時,我對該項目了解不多。但它很快成為我最喜歡的案例之一,用於解釋照顧與友善文化如何在困境中增加抗挫力。

傑西卡·萊弗勒是“Sole Train”的總監,她於2009年開始了這個項目,之前她通過三一波士頓基金會,為高危青年做顧問和藝術治療師。2007年,參加芝加哥馬拉鬆時她萌發了“Sole Train”的想法。那次天特別熱,半數選手都退賽了。警察們對著馬拉鬆選手狂吼:“你們必須停下來!”可萊弗勒一直堅持。那次極其困難,但也是一次難忘的經曆。奔跑中,她一直在想工作中接觸到的孩子,他們生活在貧困的社區,機會渺茫。萊弗勒想,這樣的經曆——為馬拉鬆而訓練,做些從沒想過的事情,沒準兒適合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