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在想什麽

何為輸贏:不是所有孩子都要跑一樣的路

字體:16+-

有一天早上送孩子上學,出門有點兒晚,路上我倆又聊到最近玩的好玩遊戲,兩人腳步就慢了一些。等目送他進了校門,我一看表,比平時晚了近十分鍾。

我上班搭乘地鐵的時間一般是固定的,我固定了,地鐵一般也不會負我,到打卡時都是八點左右,前後不超過兩分鍾,路上,我還可以悠閑地吃個早點。

今天晚這十分鍾,就差了至少兩趟車,加之我中途還需要換乘兩次,那可能就更晚——雖然不至於遲到,但想吃早點是沒戲了。想到這兒,我加緊腳步奔赴地鐵站。上了第一趟地鐵,讓我追回了三分鍾。換乘時剛走到站台,恰逢進站一輛車,趕緊鑽進車廂。下車就又加速行走。站在打卡機前時,時間顯示八點整,跟往日一樣。

終於鬆了一口氣。

其實不著這急其實也沒事,不但不吃早飯不算什麽大事,甚至遲到個幾分鍾也不見得有多大問題——扣錢反正都是自己擔。道理都懂,但那種緊迫感卻經常因為一些小事湧出來,攔也攔不住,像三伏天的汗,不管熱不熱,不管你想不想熱,都會冒出來,黏糊糊地粘在身上。

這急迫感的來源,跟性格有關,但恐怕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我在荷蘭時由熟人引薦,認識了一個旅行的北京朋友,長我四歲而已,當年已經是知名的青年畫家,旅居歐洲多年。

聊天時發現他對事物的看法很有見解,觀察的角度也很獨到,使我受益匪淺。他一直在行走著,今天跑到荷蘭庫肯霍夫看花田,明天到法國巴黎參觀建築,要不然就在意大利錫耶納的田園廣場喝咖啡、曬太陽。總之沒事就在歐洲各地采風,讓我極度羨慕。

我倒不是羨慕人家滿處溜達的閑,他也不閑,一開畫展賣一幅畫夠大多數人幹半年——我當然也不是羨慕人家的錢——我羨慕的是他生活的態度和對繪畫的熱愛。